二六、豹死留皮的企圖
唐朝末年,黃巢起義失敗以後,封建割據勢力到處橫行,紛紛占領土地,在中原形成了梁、唐、晉、漢、周割據的小朝廷。(後)梁太祖(朱溫)手下有一個大將,叫王彥章,字子明,為人驍勇有力,能光腳踏著荊棘行走百步,手使一杆鐵槍,騎馬衝突,迅疾如飛,沒有人敢與他對敵,軍中稱之為王鐵槍。王彥章與(後)唐軍隊爭戰,由於兵力單薄,被(後)唐軍隊打敗,他身負重傷,當了俘虜。(後)唐莊宗(李存勖)嘲弄地說:“過去你把我當做小孩子看待,耍弄,今天被我抓住,你服不服?”王彥章回答說:“大勢已去,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我有什麼服不服的!”
(後)唐莊宗頓起憐憫之心,賜給王彥章藥品,叫他醫治創傷。王彥章是個武人,不懂得詩書,常常采用民間流傳的諺語表達自己的思想,他曾經對人說:“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意思是說,生前建立功業,要留名於後世,絕不能幹投降變節的事。他的忠義之心,是不可改變的。(後)唐莊宗憐惜他是勇武之才,想保留他的性命,派人勸他投降。王彥章謝絕了,說:“我與你(後)唐莊宗血戰十多年,今天兵敗力盡,被你俘虜,必須要死呢?況且我深受(後)梁朝廷之恩,非死不能報答,豈有早晨效忠於(後)梁朝、晚上又效忠於(後)唐朝的道理呢?這樣的話,我還有臉見天下人麼!”(後)唐莊宗又派李嗣源(明宗)去勸降,王彥章重傷在身,起不了床,仰視著李嗣源,大聲叫著他的小名,說:“你不是邈佶烈嗎?我怎能在你麵前屈辱地活著呢?”李嗣源出身沙陀平民,沒有姓氏,隻有一個小名叫邈佶烈。王彥章這樣的不給他麵子,李嗣源怎麼會不憤怒呢?王彥章被殺了,時年六十一歲。
二七、吳棠酒令氣欽差
吳棠,字仲宣,號棣華,明光三界人。先祖於明代中葉由徽遷滁,始卜居於三界。世代以來耕讀相守。吳棠自幼勤於學,艱苦自力,家境貧寒,常在月光下苦讀。少年時考中秀才,後中道光15年(1835年)江南鄉試中為舉人。先後五次赴說會考,均名落孫山。道光24年(1844年)經“大挑”合格,被朝廷任命為清河(今淮陰)知縣,從此步入仕途。
吳棠生性耿直,清正廉明,常說:“為官不能失任,為人不能失品,勤理政事,為民做主。”清河縣被他治理得如“世外桃源”。在黑暗的官場上,吳棠不斷遭到明槍暗箭。一次地方上一些貪官誣陷吳棠“吃漕吞賑”,列了罪名,聯名控告到京。當時京城各部衙門裏有一些官員官品雖高,但無實職,就靠地方上官官互告吃案子,遇上屁股有屎的主兒,一次可弄回個千兒八百兩白銀。有時還兩頭使勁,你不是要搬倒某位嗎?需我在皇上麵前添油加醋嗎?你得出點血。你不是要保住官位嗎?需我在皇上麵前避重就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嗎?你得出點血。
話說吳棠被人聯名告到京城,皇上派欽差大臣下來查案。欽差大人一路盤算著“吃漕吞賑”案件重大,你吳棠的安危、升遷還不是在我一章奏折嗎?你不給弄個大幾百兩白銀,輕者叫你卷鋪蓋回家,重者叫你腦袋搬家。當時的清河漕運總督楊大人是吳棠的好友,很器重吳棠的為人,想在欽差大人麵前賣個薄麵,為吳棠解圍。這吳棠認為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歪,一沒貪汙,二沒揩拿,哪弄銀子去賄賂?就是銀子也不願做那低聲下氣,有辱人格之事。楊大人見吳棠使性子,氣極地說:“不要你低聲下氣,京官來了,按禮節你也應該設宴恭請人家吧?”吳棠點頭答應下來,楊大人要作陪,緩和氣氛,好尋機代為說情。
欽差大人到後,吳棠設宴為其洗塵,楊大人作陪。三人各想各的心思,酒宴十分冷清。酒過三巡,菜上五味,楊大人為活躍一下氣氛提議行酒令,想借行酒令吐出心裏話為吳棠說情。楊大人說:“我們今個用拆字、拚字法作詞表心情,作不上來者罰酒三杯。”欽差大人也覺得這酒喝得有點冷清,也想把氣氛挑起來,看能否找到機會點撥一下吳棠,看是否已為自己準備了銀子,連忙讚同說:“客隨主便,我聽楊大人的。”這吳棠憋了一肚子氣,見二人都要行酒令也就點頭同意了。
楊大人幹咳兩聲,清清嗓子,首先開始:
“有水是清,無水是青,無水有心便是情,不看僧麵看佛麵,魚兒無情水有情。”
欽差大人聽完鼓起掌“好、好、好!”略作思索後,裝腔作勢地接上一首:
“木目成相,有心是想,無心添雨成霜,隻掃自己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楊大人聽懂了,這欽差大人是不讓他為吳棠說情,但楊大人既不稱讚也不鼓掌,卻看著吳棠說:“吳大人,該你啦,行不上來要罰酒唷。”
吳棠也不搭茬,隨口吐出了心中的窩火:
“有水是溪,無水是奚,無水添鳥成雞,得勢狸貓凶似虎,落毛鳳凰不如雞。”
楊大人一聽嚇出了一身冷汗,狠狠瞪了吳棠一眼後忙端起酒杯打圓場說:“酒令行的都不錯,誰也罰不到,來,來,來,我們共同幹了這杯。”那邊欽差大人沒動杯子,邊吳棠也沒動杯子,這可急壞了楊大人,他自找台階自個下地說:“好、好、好,這杯酒我先喝,我知道你們二位酒量不行,來,你們吃菜。”欽差大人借口長途跋涉有點疲勞,起身告別先走了。欽差大人走後,楊大人氣得指著吳棠說:“你呀你!真是不知拐彎的竹竿,這後果可不堪設想呀!”吳棠說:“我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是福是禍隨它去了。”
欽差大人回京後,將吳棠“吃漕吞賑”一案添油加醋的寫了厚厚一道奏本,請皇上降旨治吳棠死罪。當時執政的是鹹豐皇帝,當年的小玉蘭自鹹豐年選進西宮,由懿貴妃成了皇後,手中掌握了朝廷大權,她一聽說欽差大臣告清河知縣吳棠,忽然想起幾年前落難河岩是吳棠差人送的三百兩銀子解的困,知恩不報小人也。慈禧根據吳棠的為人分析,定是奸人誣陷,於是力薦重用吳棠。
幾日後,皇帝下了一道禦旨,清河知縣吳棠升任邳州知府,聯名誣陷吳棠的幾名貪官,革去翎帶,免為庶民。貪財枉報的欽差大人官降二品。欽差大人聽後目瞪口呆,自認倒黴。楊大人得知此事,生氣地指責吳棠:“好你個吳大人,平時看你是一根腸子通到屁眼溝,原來你在皇帝身邊有人。”吳棠也給弄懵了,直到後來連連升官,才知是慈禧太後使的勁,那慈禧就是當年的小玉蘭,吳棠心裏暗暗慶幸。
二八、赤膊上陣
“赤膊上陣”比喻人們處理複雜事務時,不加防範,不留退路,一味蠻幹。
此典出自《三國演義》第五十九回。
曹操有一員虎將叫許褚,他聽說敵將馬超英勇,便下戰書,要與馬超決一雌雄。第二天,馬超挺槍縱馬立於陣前,許褚拍馬舞刀而出,鬥了一百餘回,勝負不分。馬匹困乏,各回軍中換了馬,又鬥一百餘回,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又鬥了三十餘回,許褚奮力舉刀便砍,馬超閃過,一槍向許褚心窩刺來。許褚棄刀將槍夾住,兩個人在馬上奪槍。許褚力大。一聲響,拗斷槍杆,各拿半截在馬上亂打。兩軍混殺起來,曹操的軍隊大亂,許褚臂中兩箭,慌忙退回寨中。後人看到這裏,在書上批道:“誰叫你赤膊上陣?中箭活該。”
二九、負重致遠
此典出自《三國誌·蜀書·龐統法正傳》:“統曰:‘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
《三國誌·蜀書·龐統法正傳》中這段話,是說陸績好比一匹腳力很快的馬,有超逸的才能;顧劭好比是一頭吃苦耐勞的牛,能夠負重致遠。這就是“負重致遠”這個典故的最早記載。通常是指背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比喻一個人能夠擔負重任。
公元210年,三國東吳大都督周瑜在巴陵病死後,他的生前好友龐統十分悲痛,親自趕到吳郡去送葬。龐統是湖北襄陽人,生於公元179年,他是三國時劉備的謀士,人稱“鳳雛先生”,建安十九年,也就是公元214年中箭陣亡。龐統博學多才,與諸葛亮齊名,史稱“臥龍鳳雛”。當時,吳蜀聯盟,兩家的關係還不錯。因此,龐統一到東吳,很多名士就慕名前來拜訪。這中間有東吳的大將陸績、顧劭、全琮等人,很快他們便成了知交。龐統參加完葬禮後,就要回蜀國,大家趕來與龐統話別。他們在一起談古論今,談得十分投機。龐統善於識人,酒過三巡後,他便開始評論身邊的幾位朋友。他說,陸績好比是一匹腳力很快的馬,有超逸的才能;顧劭好比是一頭吃苦耐勞的牛,能夠負重致遠;他又指著全琮說全琮雖然智力差些,也是當代一個人才。事後有人問:“龐統,在先生的心目中,是不是認為陸績的才能勝過顧劭?”龐統並不直接回答,隻是說:“馬兒雖好,隻能運載一個人;馱著重擔的牛,它運載的豈止是一個人的重量。”
陸績、顧劭等人都得到了孫權的器重,這幾個人也曾向孫權推薦龐統,可是孫權不賞識龐統,後來龐統成了劉備的主要謀士,劉備待他僅次於諸葛亮,請他倆共同擔任軍師中郎將,輔佐自己爭雄天下。
今天,這個典故一般指能夠擔負重任的人。朝鮮戰爭爆發後,黨中央和毛主席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在選誰掛帥出征時,毛主席點到了彭德懷,決定讓彭德懷執掌帥印。彭德懷果然“負重致遠”,指揮誌願軍跨過鴨綠江,經過五次戰役,終於把以美國為首的侵朝“聯合國”軍趕過了“三八線”。
三〇、梨園弟子
人們稱戲班子為“梨園”,稱戲曲演員為“梨園弟子”。
此典出自《新唐書·樂誌》:“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使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日正字之,號‘皇帝梨園底子’。宮女數百,亦為梨園弟子,居宜春倍院。”
唐代的唐玄宗不僅懂得樂理,還親自演奏樂器。他為了培養更多的音樂人才,親自從全國挑選了三百名青年子弟,把他們安排在長安城內光化門北的梨園中。閑暇時,他親自教他們演奏樂曲,如果有人彈錯了,他一下就能聽出來。他將這三百人叫做“皇帝梨園弟子”,意思是梨園的學生。
後來,他又挑選了幾百名宮女,也當作梨園弟子,讓她們住在豪華的宜春北院。他最後又從宮女中挑出三十人,組成一個小樂隊,專門為他演奏樂曲。
有一年的六月一日那天,楊貴妃在驪山過生日,唐玄宗率領小樂隊在長生殿演出。當一支新曲演奏完後,楊貴妃上前說:“這支曲子真好聽,我從來沒有聽過,它叫什麼曲名?”唐玄宗說:“這支曲子是我新譜的,忘了取曲名。”兩人想來想去,都沒有想出一個恰當的曲名。
恰巧這時,侍從送來南方的荔枝,唐玄宗靈機一動,笑著說:“就叫它《荔枝香》吧。”說完,唐玄宗、楊貴妃和一旁的梨園弟子們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三一、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形容不莊重的曲調。
此典出自《史記·殷本紀》:“於是使師涓作新淫樂聲,北裏之舞,靡靡之樂。”
殷商末年,帝乙的小兒子被立為帝,這就是帝辛,帝辛天資聰穎,反應敏捷;長大後力大無窮,能赤手空拳地同猛獸格鬥。由於他後來殘暴無道,所以天下的人稱他為“紂”。“紂”,在當時是殘暴無義,專做壞事的意思。紂繼承帝位後,自認為天下的人都比不上他,因此,他從不采納別人的意見,反而經常在大臣們麵前炫耀他的才智。紂的生活十分放蕩,常常是一邊飲酒,一邊看美人伴著音樂跳舞。不久,他娶了蘇妲己,把她當成心肝寶貝一樣,對妲己言聽計從。妲己不喜歡聽那種莊重肅穆的音樂,不愛看那種變化不大的舞蹈,紂就叫樂工譜出萎靡不振的音樂,讓舞師編排出搖來擺去的北方舞蹈(“於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裏之舞,靡靡之音”)。他終年與妲己在舞台上嬉戲遊玩。為了表示有喝不完的酒,他叫人挖了池子來裝酒;為了表示有吃不完的肉,又叫人把肉遍地掛著,像樹林一樣。
日久天長,老百姓對紂的無恥行為怨聲載道,諸侯也紛紛起來反抗。紂知道後,就對百姓和諸侯使用慘無人道的重刑:炮烙。炮烙是用一根空心銅柱子做成,把人捆起來,抱住銅柱子,然後在裏麵燃起熊熊大火,把銅柱子燒紅。受刑的人痛苦不堪,最終被烤焦而死。紂的倒行逆施行為最後引起老百姓和諸侯的反抗。
三二、霓裳羽衣
“霓裳羽衣”形容精美無比、使人如入仙境的音樂、舞蹈。
此典出自屈原《楚辭·九歌殺君》:“青雲認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又見唐代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撚抹複挑,初為霓裳後綠衣。”
唐代開元年間,有一年中秋佳節,月圓如鏡,光華皎潔,唐玄宗在皇宮中遙望碧空,盡情地欣賞著那一輪明月。方土羅公遠見唐玄宗看得入神,便討好地問道:“陛下是否願意到月中遊覽一番?”唐玄宗當然非常樂意,但不知怎樣才能到月宮遊覽一番。羅公遠取出身邊的拐杖,用力往空中擲去,拐杖到了天上,頓時化成一座巍峨華麗的宮殿,羅公遠說:“陛下,這就是月宮。”
月宮前麵廣闊的庭院裏,幾百名身穿雪白絲綢衣服的仙女翩翩起舞,舞姿柔美,那一支舞曲尤為動人。唐玄宗是一位深通音律的皇帝,但他也從來沒有聽到過這麼美妙的樂曲。他問羅公遠:“這一首曲子叫什麼名字?實在太動聽了。”羅公遠回答說;“這是天上的仙樂,叫霓裳羽衣。”唐玄宗暗暗記下了樂譜。
回到皇宮,唐玄宗立即召來樂師,按他記下的聲調作出了《霓裳羽衣》曲。他最寵愛的楊貴妃不僅風華絕代,而且能歌善舞,她依照唐玄宗月中所見,穿上雪白的衣裙,輕舒廣袖,跳起了《霓裳羽衣》舞。仙樂、美女、舞蹈使唐玄宗仿佛又回到了月宮,令他陶醉不已,以致終日沉湎其中,幾乎忘了治理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