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的教育條件下,高中生思維的批判性就比較強,他們在思考問題時不肯盲從,喜歡探求事物表麵現象的根本原因;他們在提出爭論的觀點時,往往要求具有一定說服力的邏輯論證。也就是說,自高中階段起,學生不僅開始思考學習材料本身的正確性,而且開始思考思想方法的正確性。盡管如此,高中學生的思維活動,還在一定程度上帶有片麵性和主觀性,容易產生公式主義和死摳教條的毛病。
3.鼓勵批評
教師和家長應該重視批判性這種思維發展上的新品質,絕不能因為中學生經常提出不同的或懷疑的意見,就認為他們是故意“反抗”自己,因而斥責他們,甚至壓製他們。隻是要注意啟發中學生在積極思考問題的同時,還要尊重別人,懂得文明禮貌,學會以商量的態度辦事。
中學生在思維活動中的片麵性,同他們的知識、經驗還不足,辯證思維還不發展有關。教師和家長的任務,一方麵要大力提高中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隨時加以引導、啟發;另一方麵還要對他們在獨立思考過程中還存在的這些缺點給以耐心的、積極的說服教育,既不能嘲笑或斥責,又不應該放任不管。
青少年想象能力的發展
想象是在客觀事物的影響下,在言語的調節下,人腦中已有的表象經過改造和結合而產生新表象的心理過程。想象能力的水平,決定於已有表象材料的數量和質量,決定於人的思想意識和個性品質,決定於言語的水平。
想象和思維之間,不存在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想象就是形象思維。想象與思維,是人們創造活動的兩大認識支柱。
想象過程,按照創造性的程度不同,可分為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據某些事物的圖樣、圖解或言語描述而在頭腦中產生關於某一事物的新形象。創造想象是人們按照一定目的、任務,在頭腦中獨特地創造出某一事物的新形象。比起再造想象,創造想象是更複雜、更富有獨創性的高級的想象活動。
一、測試青少年想象力的方法
1.印象畫法
即以若幹幅印象畫,讓被試者觀察,說出其浮現在心中的觀念,並作時間的統計。
2.作圖法
按一定的言語,描述,讓被試者作圖。例如,對“火山”、“飛碟”、“機器人”、“懸崖峭壁”等語詞作圖。
3.創作法
創作法包括以下4種:
(1)再構成法。即提示三言兩語,在規定時間內,讓被試者自由聯係,回答聯想內容,看是否有創造性。
(2)完成法。以不完全的文章,讓被試者接著補充完成。
(3)作文法。確定課題,在一定時間內做作文,按用時、字數、思考、結構、布局和全文內容,測定想象能力。
(4)製作實物。讓被試者按照一定要求製作實物,或分析他們已經創作的作品,如無線電、航模、電器、木器等。
4.檢查空間想象力
研究中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既是思維的課題,又是想象的課題。其研究的指標,國內數學教學界確定為4項:
(1)對基本的幾何圖形必須非常熟悉,能正確畫圖,能在頭腦中分析基本圖形的基本元素之間的度量關係及位置關係(從屬、平行、垂直及基本的變化關係等);
(2)能借助圖形來反映並思考客觀事物的空間形狀及位置關係;
(3)能借助圖形來反映並思考用語言或式子所表達的空間形狀及位置關係;
(4)有熟練的識圖能力,即從複雜的圖形中能區分出基本圖形,並能分析基本圖形和基本元素之間的關係。
我們曾按照研究空間想象力的4項指標,對中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作了調查,根據調查材料,把他們空間想象能力分為四級水平:Ⅰ.用數字計算麵積和體積;Ⅱ.掌握直線平麵;Ⅲ.掌握多麵體;Ⅳ.掌握旋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