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心理健康問題篇(3)(2 / 3)

由此可見,逃避現實和聊以自慰,都是借空想來滿足自己在現實世界中所不能達到的願望。在空幻的想象中,他們的情緒可以得到恣意地放縱和發展,填補了心靈上的空虛感,獲得滿足感。但是,如若這樣地惡性循環下去,那麼,它的後果,就勢必是越發地不能適應現實環境。

國外有些心理學家認為,白日夢可以使人暫時地脫離激烈爭奪的嚴酷現實,使人的情緒在遭受到挫折失敗後,得到暫時的緩衝,不致被挫折和失敗擊倒而一蹶不振,甚至可以給人“一線曙光”,對未來萌發希望。但這些心理學家們又指出:白日夢絲毫不能幫助你解決實際問題,也不能幫助你適應社會,因為戰勝挫折與失敗的唯一辦法,還是需要麵對現實。

白日夢是一種對挫折的退縮式反應。有些人受挫折後,不是勇敢地麵對現實,而是用脫離現實的方式去應付,在自己編織的空想網罩裏,尋找自我安慰和自我滿足。

什麼叫做“觀念固執”?

在日常生活裏,往往會看見一些被叫做“牛一樣強脾氣”的人。他們思想偏拗,總是認為自己的想法“完全正確”、“完全合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往往是因為緊張的或者激動的情緒,擾亂了他們正常的思維過程,以致他們不能夠常態地進行分析、判斷。同時,這些人的注意力比較渙散,不易集中,聽不進大多數人的意見。臨床觀察,這類人大都是因為精神上過於疲倦,或者心底裏蘊藏著不少煩惱。

一位老精神病學家說,在他的心理谘詢門診所裏,有這樣一位經常光臨的“患者”:他是一位中年的工程師,由於在社會上遭受了一些被欺騙和被傷害的事情,精神上多少遺留下了受刺激的痕跡,加上其他事業上的不得誌等,以至家庭生活中夫妻感情不和、意見分歧等,使得他十分固執己見,並且很容易發怒。他看問題片麵,聽不進反對他的意見;總是看不慣現狀和各種社會現象,永遠是個唱反調的“反對派”;講起話來慷慨激昂,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情緒。

一、產生“觀念固執”的原因

由於不合群、反上司,更換工作頻繁,自己陷進深深的苦惱深淵。從他的表現上可以看出觀念固執的產生原因主要是:

1.心理壓力大,過於疲倦,因而反應遲鈍,容易發怒;

2.沒有消除積存的煩惱,怨天尤人,牢騷滿腹,妨礙重新振作精神;

3.生活經曆上,曾經遭受過心理上的嚴重傷害。

你看,這位中年工程師,夠得上“觀念固執”的典型人物了吧?

二、對“觀念固執”的分析

從這位中年工程師的身上,我們可以聯想出不少有關的問題來:

1.觀念固執的人,絕大多數都是一些思想狹窄、看問題片麵的人

他們如果不注意及時地防治,那麼,久而久之就會發展成為“偏執狂”,而偏執狂就是變異思考,思維上失常變態的人。這種人的主要表現是:思想方法變得混亂繁雜、觀念片斷零亂、變幻不定,從而擾亂了他們的正常思考,不能常態地去推理、判斷,往往對自己已有的觀念估計過高,把自己已有的有限知識視為“無價至寶”。

2.觀念固執的人,絕大多數都是不願意多活動、多工作的人

他們終日裏懶洋洋地覺得自己很衰弱。前麵講過的那位中年工程師,就是經常打補針、吃補藥,特別是不斷地吃“神經衰弱丸”、“天王補心丹”、“歸脾養心丸”之類治療神經衰弱的藥物,安眠藥也不斷。他們,包括這位中年工程師在內,煩惱中夾雜有慢性的恐懼,終日裏感到惶惶然。比如,聽到有人得了癌症,就懷疑、認定自己也得了這種可怕的病症,等等。

3.觀念固執的人,聽不見別人的意見,拒絕接受新事物

觀念固執的人由於思想方法偏執,觀念固執重複,於是在大腦皮層上形成了一個“惰性興奮中心”,一旦某種思想深深地紮根在頭腦裏後,那麼,其他任何別的東西,他都聽不進去了。另外,一些習慣了的東西,會在他們的大腦皮層上形成“模式”,“定型”。使得他們習慣於不用費更多的腦力,養成一種習慣、定論。這樣一來,他們就喜歡老框框、老章法,覺得新鞋不如舊鞋舒服,走舊路比起走新路來得省事、省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