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觀念固執的人,絕大多數都是頑固的人
他們往往給人以假象,誤認為他們很堅毅、很頑強。其實,固執的人,為了達到他的目的所表現出來的“百折不撓”、堅持幹到底的精神,和真正的頑強不屈的堅毅精神,根本不相同。
觀念固執的人的“悲劇”就在於:他不惜花費一切代價所要達到的目的,往往在客觀上是不正確、不合理的,因而,他所表現的一係列行為就顯得荒唐可笑。西班牙名作家塞萬提斯寫的《堂吉訶德》,描寫了一位自命不凡的“勇士”,把風車誤當做敵人或妖怪,用長矛一槍刺去,被風車卷走。這是文學作品中對觀念固執者的有力刻畫寫照。而最為可悲的是,一個觀念固執的人,往往以英雄好漢自居,對他的所作所為,經常不自量力地、自欺欺人地認為是出自好心腸和良好的動機。其實,他的信念隻不過是毫無意義的、甚至是有害的“我行我素”而已。
5.觀念固執的人,絕大多數都是自幼養成了隨心所欲的不良習慣的人
絕大多數人的觀念固執、思想僵化,是對挫折的一種不正當的反應。當他們反複地遭遇到同樣的挫折後,由於不能像正常人那樣可以靈活地隨機應變,沒法順利地去解決所遇到的困難,於是,就有可能形成一種習慣式的刻板性的反應,在思想方法上僵化不變,在行為活動上表現為執拗地重複。這樣的人若進一步對他仔細地了解,就會發現很有可能他從幼小時起就“死心眼”,遇事愛鑽牛角尖,轉不過彎子來,致使他的神經活動過程很不靈活。心理學家說,對於這樣的人,應該因勢利導地使他們變成一個性格堅毅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找到一個他真正值得為之奮鬥的目標。
你神經衰弱嗎?
著名老作家孫犁在1986年6月發表的《紅十字醫院》短文的一開頭寫道:“1956年秋天,我的病顯得很重,就像一個突然撒了氣的皮球一樣,人一點精神也沒有了,天地的顏色,在我的眼裏也變暗了,感到自己就要死亡,悲觀得很。其實這是長期失眠,神經衰弱到了極點的表現。”這一段描述可以說是神經衰弱患者的“自白”、“主訴”,它寥寥幾筆,使得了神經衰弱病人的一部分思想感情躍然紙上。
一、什麼樣的人容易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作為一種心理疾病的名稱,首先是由美國的比爾德在1868年提出來的。他認為神經衰弱主要由於身心過度疲勞,引起了中樞神經係統刺激性衰弱,表現為十分敏感,容易疲乏。
1.4種容易神經衰弱的人
(1)缺乏自信性格的人。
這類人幹什麼事都沒有信心,依賴性大。有一位女青年,已經是大學二年級的學生,但是她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東西,都要“請示”她的媽媽,她毫無主見,缺乏獨立意識和自主行動能力。她神經衰弱,經常失眠睡不好覺。
(2)強迫性性格的人。
這類人過分求全,總覺得事情不是十全十美。有一位中年醫生,他學習刻苦,醫術很好,在病人當中享有威望。可是他有一個總是改不了的“毛病”,那就是他沒完沒了地要用肥皂洗手,唯恐手上不幹淨,有傳染病菌。他也是神經衰弱,經常失眠。
(3)憂鬱性性格的人。
這類人總是動不動就會悶悶不樂。
(4)歇斯底裏(俗稱“癔症”)性格的人。
這類人以自我為中心,追求虛榮,不能克製自己的欲望。
神經衰弱和職業、工種有密切的關係。從事腦力工作的人比起從事體力工作的人,神經衰弱的發病率一般要高幾倍。有人調查,體育學院的大學生很少患有神經衰弱的;可是準備報考大學的高中生,神經衰弱發病率卻最高,而且隨著高考的激烈爭奪程度的增高,有逐年增多的趨向。從這個簡單的調查可以看出,神經衰弱是腦病,是因為用腦“過度”或用腦不當,而引起大腦功能嚴重失調的疾病。
2.判斷神經衰弱的方法
從神經衰弱屬於大腦功能嚴重失調的觀點出發,就可以確定出在3種情況下,有可能得神經衰弱這種疾病:
(1)如果長期緊張地從事腦力勞動,可是卻不爭取或者得不到大腦功能的放鬆和調節時;
(2)如果遭受強烈的精神創傷,可是卻不爭取或者得不到安慰和疏導時;
(3)如果持續地憂鬱悲傷,可是卻不爭取或者得不到溫暖和關懷時。
在這些情況下都有可能得神經衰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