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心理健康問題篇(5)(2 / 3)

現代生理心理學家認為,一定數量的夢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可以使人的高級神經活動得到鬆弛,從而可以在精神上起到緩衝、調劑和鎮靜的作用。科學家經過實驗證實,如果人為地縮短做夢的時間,就會使人產生急躁和焦慮的情緒。一些生理心理學家論斷,正常的做夢有利於人的智力的恢複,因為一定程度的神經興奮,有助手神經聯係的建立和鞏固。

做夢被認為是人腦的一種正常工作程序,對白天所接受的信息進行去蕪存菁的篩洗,有助於問題的解決。例如,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在睡眠狀態時完成一首詩的構思,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在夢中發現了苯分子的環狀結構。

二、做夢的樂趣

很多人把正常的做夢看作是一種“樂趣”、“享受”、“幸運”,他們不是視做夢為“苦差”,而以做夢為“樂事”。解放前,我看過巴金翻譯的高爾基著的《草原故事》。巴金在“小引”裏寫道:“據說俄羅斯人是善於做夢的。他們真是幸運兒!”南宋詩人陸遊曾寫過一首詩:“苦愛幽窗午夢長,此中與世暫相忘。華山處士如容見,不覓仙方覓睡方。”這就是讚美夢可以暫時地擺脫塵世的煩擾;“不覓仙方覓睡方”的“睡方”,也是想要睡中求夢。

根據國外20世紀80年代的一份科學資料,英格蘭赫爾大學有一位名字叫赫爾尼的博士,他發明了一種所謂的“憶喚機”。他讓那些希望能夠記住自己夢境的人,在睡覺前戴上特製的鼻夾,當這種鼻夾測量到每分鍾18次左右的呼吸時(和“快速眼動”一樣的次數),就表示人在做夢。

“憶喚機”便向做夢的人手腕處放出150伏的弱電流電擊,這樣,就會和其他外部刺激一樣,可以使做夢的人意識到夢,並且能夠記住正在做的夢。這種“憶喚機”在西方被譽為作家、藝術家和音樂家利用他們夢中的“靈感”和創造性思維的“福音”。

不知道青年朋友看了這一段“最新科學研究成果”的報導後,有什麼感想?現在科學一天天在突飛猛進,很多過去認為“離奇”的幻想,都會慢慢地實現。同時也替古人陸放翁感到惋惜,他們“生不逢時”,生得太早,不能享受“憶喚機”這種美夢感應裝置,否則他們一定會寫出更多更美的詩句來!

做夢的內容和原因並非神秘不可測,是可以分析說明的。根據巴甫洛夫所倡導的高級神經活動學說認為,做夢是睡眠的異象階段的產物。在反常的(異相的、特異的)睡眠狀態時,由於輸向大腦皮層的血流量加大,氧消耗量增強,因而使得腦神經細胞仍然進行十分活躍的代謝活動,抑製狀態不深,還在處於所謂的“工作”(興奮)狀態。因而在接受來自身體內外的各種刺激的情況下,相應的記憶痕跡便“複活”起來,於是便會產生各式各樣的夢境。

比如,睡眠時如果聞到香水或花香,可能會夢見自己置身在百花爭豔、芳香撲鼻的花園裏;冷冰放在額頭上,會夢見嚴寒的冬天,聽到“滴答”不停的自來水流聲,會夢見淅瀝不已的下雨;臉上被敷蒙毛巾等物件時,會做被窒息、停止呼吸的夢;以至於有人時常夢見狗咬腿,醒來時腿部仍然隱隱作痛,後經醫生診查,發現腿部患有疾病;等等。

從上麵這些描述可以得出:正是由於來自人們身體內部的生理變化或外界刺激產生的神經衝動,會傳到大腦皮層相應的神經中樞部位,從而引起神經細胞的興奮活動,於是就會形成各式各樣的夢。所以說,夢仍然是客觀現實的反映,盡管夢境有時是很奇特的,但是構成夢境的一切“素材”,都是自己經曆過的事物。

談到這裏,順便講一下精神分析創始人弗洛伊德對夢因的解釋。他曾經寫過一本最早解釋夢的專著《夢的解釋》。他認為,夢是被壓抑的性欲的實現。這種說法是片麵的,因為很多夢的內容是和性欲全然無關的。人的生活裏充滿了喜、怒、哀、樂、悲、恐、驚等“七情六欲”,它們並不是完全受生物學的本能性欲所支配的。

從巴甫洛夫對於夢的成因的解釋裏,人們就可以打破認為夢是神秘的觀念。雖然巴甫洛夫對夢的解釋有些古老,但是這種解釋比較簡單明了,也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所以現在都還根據這種理論來釋夢。

現代科學采用“多種波動描記器”來研究睡眠現象時,發現“快速眼動睡眠”,也就是所謂“異相睡眠”,大部分都會做各式各樣的夢。科學家經過實驗證明:“異相睡眠”大約80%都伴有夢;一般地講,這種異相睡眠約占睡眠時間的20%;每個晚上,大約1.5~2個小時是異相睡眠。這和巴甫洛夫認為做夢是睡眠的異象階段的產物的理論依據是一回事,隻不過現在的解釋更加科學、具體、詳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