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心理健康人格篇(4)(2 / 3)

(5)對無限的成功、權力、榮譽、美麗或理想愛情有非分的幻想。

(6)認為自己應享有他人沒有的特權。

(7)渴望持久的關注與讚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強的嫉妒心。

隻要出現其中的5項,即可診斷為自戀型人格障礙。

二、心理分析

自戀型人格在許多方麵與癔症型人格的表現相似,如情感戲劇化:有時還喜歡性挑逗等,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癔症型人格的人性格外向、熱情,而自戀型人格的人性格內向、冷漠。下麵讓我們來看一封自戀型人格的人寫給醫生的信,這是哈特考列斯(Hartocollis)在1980年的一篇報告中介紹的:

“如果我過分接近某人,我會產生徹底占有他的念頭。我希望那人每分每秒與我在一起,可一旦他真的這樣做,我又感到十分不舒服,因為我恐怕他會批評我,會不喜歡我……”

從這封信中可以看出自戀型人格的自我中心特點。這種人大多表現為自我重視、誇大、缺乏同情心、對別人的評價過分敏感等。他們一聽到別人的讚美之辭,就沾沾自喜,反之,則會暴跳如雷。他們對別人的才智十分嫉妒,有一種“我不好,也不讓你好”的心理。在和別人相處時,很少能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的情感和需要。由於缺乏同情心,所以人際關係很糟,容易產生孤獨抑鬱的心情,加之他們有不切實際的高目標,往往易在各方麵遭受失敗。

【病案】

“我是一名文學專業的研究生,從小學到大學,我一切順利。大學畢業後,又被推薦上了研究生。但最近,我發現自己陷入困境,我很難念完博士學位。

前不久,我寫了篇論文。我認為那是篇很有價值的論文。我相信,它會在文學界產生極大的轟動,並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我寫到2/3時,卻很難進行下去。因為我的導師們對我的文章大不以為然,而且,還軟磨硬施,阻礙它早日成稿。我知道,他們是在妒賢嫉能,他們怕我的文章出來後,自己臉上無光。其實,這正說明他們固步自封。不過,我會盡力而為,用行動證明自己能超越他們。

還有一件事令我苦惱。近來我嚴重失眠。常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本來平時和女友關係還可以,近來卻很緊張,這些情況,不知怎麼回事,希望得到您的幫助。”

這是一位谘詢者的來信。

為了更清楚了解這位青年,並盡可能給他一些指導,醫生去了封信,約他來談一次。

他是和女友一起來的,雙方的談話是從他那篇論文談起的。一觸及此,他便眉飛色舞,似乎正在萬人會場上,慷慨陳詞,表達自己的觀點。

施治者:“你有孤獨的時候嗎?”

求治者:“我一直在孤獨中。不過,這沒關係,我知道,有成就的人總是孤獨的。”

施治者:“你和女友關係怎樣?”

求治者:“不怎樣。和女人相處,隻是一種調節劑,不會有太大的收獲。”對此,他毫不隱瞞。

於是,施治者請他到外麵稍等片刻,請他的女友進來,側麵了解一些情況。

據其女友說,在她以前,他曾結交過好幾個女孩子,但不知什麼緣故,談的時間不長,一個個都離他而去了。“我同他認識時間也不長,開始他似乎對我很迷戀,但不到兩個月,便逐漸冷淡我。現在,我越來越受不了他那種盛氣淩人的氣勢了。”據她說,他在學校裏,總是獨來獨往,連元旦聯歡時,也沒有人願同他搭話,他也不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