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道理,放鬆身體的各個部位,輕鬆自如地反複觀察手中的小半導體,掂掂它的重量,摸摸它的形狀,聞聞它的味道;然後想象自己越縮越小,鑽進了收音機裏麵進行遊覽觀光。裏麵的各個部件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是怎樣排列組合著的?在裏麵有什麼感覺?是憋氣還是很舒暢?然後再想象自己的軀體離開了收音機,恢複了原狀,記住自己這次“旅遊”時的所見所聞和一切經曆體驗;然後深呼吸5次,從1數到5;然後睜開眼睛,你會感到頭腦既輕鬆又清爽。你可以在每天早起、中午、睡前各做一遍。
“大腦訓練”心理療法
一、“大腦訓練法”的由來
瑞士的著名牙科醫生兼老資格的業餘體育愛好者雷蒙德·阿伯瑞佐博士,在瑞士開設了一個聞名世界的特殊“診所”。這個診所專門訓練指導一些很有發展前途,但卻缺乏信心,心理上不夠健全的各類運動員(跳高、滑冰、拳擊、足球等),由於收效顯著而聲名鵲起。
阿伯瑞佐博士在總結他的訓練經驗時,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警句:“從某種意義上講,想象有時比意誌更重要。若想下決心來解除緊張,那就隻會加劇已有的緊張。”
他這句話,的確說得十分深刻透辟,耐人尋味。不僅體育運動員在平日訓練和臨陣比賽時,會有這種情況,就是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裏,也會遇到這類情況,比如由於心理緊張,動作往往“不聽”自己的指揮和支配,大腦和身體的動作失去協調,變得笨手笨腳起來,等等。
阿伯瑞佐認為,訓練運動員時,要同時訓練他們的大腦和軀體,應該把他們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來對待。他創造了一個新概念叫做“協調意識學”。他教導運動員們,首先要學習怎樣來消除頭腦裏那些有害於表演的不正常的因素,比如像在比賽前或比賽中過分地緊張、注意力分散、缺乏搏鬥精神、信心不足、膽小怯場、心理疲倦、擔心發生過失或犯錯誤、怕失敗等。阿伯瑞佐認為,經過他所謂的“協調意識”的“大腦訓練”之後,運動員們就可以消除自己意識不到的懼怕心理。而這種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懼怕心理”,往往會延誤一些運動員幾百分之一秒的關鍵時間,以至有可能因此而失去奪取金牌的機會。
二、“大腦訓練法”的概念
所謂的“大腦訓練法”,主要是指激發人們的想象力,將動作的每一個細節,在“大腦電視”裏過上一遍,暗示自己放鬆身體,調整和改善心理上的競技狀態,對自己的技術充滿信心。比如說,確信自己在比賽一開始時就能集中精力,完全不怕觀眾們歡呼、吵嚷的幹擾,以及諸如電視鏡頭對準自己或者臨時意外事故的發生;並且在想象中將每一個動作做得盡美盡善;設想一旦發生意外事故時,自己將如何對待,等等。
有人把阿伯瑞佐所倡導的這個“大腦訓練法”叫做“心理體操”,它不需要大量艱苦的身體練習,也不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就可以完全控製自己的心靈。因而,大腦訓練法被公認為是一種有效的心理療法、自我治療法。
眾所周知,1984年中國女排在奪得世界女排“三連冠”之前,曾經接受過接連不斷地嚴峻考驗。在國外和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的女子排球隊比賽時,往往會碰到敵隊的拉拉隊呐喊夾雜著號聲和鼓鳴,它們震耳欲聾地交織成一片雜亂的噪音。
麵對這樣的情境,一般運動員會感到恐慌迷亂、脈搏加速、胃部不適、甚至想嘔吐,喉嚨發澀,呼吸急促,並伴隨有強烈地想逃離現場的心情。可是,中國女排的巾幗英雄們在心理上戰勝了緊張的壓力,在激烈的爭奪戰中,最終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她們在為國爭光的決心和信心鼓舞下,用大腦控製、“統帥”了肌肉和身體的所有器官,這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式的“協調意識法”、“大腦訓練法”。
大腦訓練法目前已成為一種治療心理疾病,增進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而且它的應用也越來越加廣泛。在歐洲,現在有許多心理門診所,已經開始廣泛地應用這一訓練方法,來治療由於情緒緊張或心理壓抑而造成的各種心理疾病。
三、“大腦訓練法”的運用
由於大腦訓練法是一種積極的自己指導自己的方法,它能教給人們有意識地抑製一些所謂不由自主的身體活動,增強有意識地控製體內的各種生理過程的能力,比如,控製消化、呼吸、心跳、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還可以控製情感和情緒,使人變得身心協調一致。因此,不僅可以用這種訓練方法幫助培養造就大批的優秀運動健將和比賽冠軍,而且也可以采用這種訓練方法幫助培養造就大批出色的演說家和有成就的藝術家等。這些訓練者之所以獲得成功,就是把人體看作一個整體,看作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一致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