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可以根據反饋原理,進行自動控製、調節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行為等,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因此,為了學習收效,就應該提高有關“結果的知識”水平。
同樣道理,對於心理疾病患者,也要強調他們需要增強有關心理疾病治療“結果的知識”。“生物反饋”就是借用電工學以及“控製論”等所使用的“反饋”這個名詞的含義,根據動物的操作條件訓練原理,推廣運用到人類的一種心理醫學技術。《辭海》上對“生物反饋”的解釋是:“用儀器對被試者(或病人)的生理、內髒變化情況提供強化或反饋信息(告知變化的結果等),從而引導被試者有意識地學習和自我調節,改善內髒機能,使之在不用或少用藥物的情況下,治愈或改善心身失調的疾病。”
其實,我們可以把“生物反饋”說得通俗些、簡明些。比如,可以把“生物反饋”說成是通過巧妙地控製人的精神來巧妙地控製人體。再換個說法,“生物反饋”就是自己可以了解和控製自己的生理機能。生理心理學家指出,在人體的整個係統中,有一種生理活動,它可以調整其他活動,可以把它叫做“自我調整裝置”,也就是返回神經傳導的“反饋裝置”。換一種講法是:當人們的大腦皮層運動區域,傳出神經衝動到達“效應器”這種執行器官的時候,執行器官的肌肉和腱的運動情況,又會成為新的傳入衝動,返回到大腦皮層的運動區域的相應部位上;這時候,人們就會感覺、意識到運動的情況,而且可以根據這種運動的感覺、意識來調整自己的行為。比如說,當人們的情緒活動發生改變的時候,人們的機體內部也會相應地出現內分泌的相應變化,會引起相應的反饋性的調整作用。
二、“生物反饋療法”的運用
正是因為經過影響或者改變人們的情緒活動,可以引起人們生理上相應的反饋性的調節作用,因此,用影響或改變心理疾病患者的情緒的辦法,就可以治療心理疾病。
所以說,生物反饋療法要想收到療效,就需要病人必須能夠和他想控製的某種身體功能的節律取得平衡協調。比如說,病人在一架電儀器上,看到他的心髒搏動或大腦皮層活動的記錄,或者是聽到它們跳動的節律時,他就可以充滿信心地想辦法試作自我控製了。
很多哮喘病人對塵土、花粉或煙霧等刺激物敏感,但是經過試驗證明,這種“敏感”大部分還是由於自己神經緊張所造成的。經過上麵講的那樣反饋“醫療”後,他們的哮喘病可以治療好大半。這就證明,哮喘“反應”至少有一部分,是來自後天的心理上的主觀經驗“原因”,而不是生理上的痼疾。
由此可見,身心疾病很多是導源於心理上的不健康。尋找出心理致病的因素,讓這些“患者”通過“反饋”作用,幫助他挖掘(發現)信心、鞏固信心、提高信心,那麼,很多身心疾病會“奇跡”般地治愈。
因此可以說,生物反饋的要點,或者說它的“秘密”,就是“病人自己痊愈”。
臨床實踐證實,用生物反饋方法治療心髒、大腦、肌肉群以及和循環係統有關的身心疾病,若不能完全根治,也可大部分予以控製。
現代醫學研究已經發現,病人隻要在開始時,略微借助於靈敏的機器,也就是說,略微借助於測量腦電、心電、皮膚電阻和心壓、心跳等生理變化情況,以及提供反饋信號的電子儀器(可以叫做“生物反饋儀”),產生反饋作用,就可以控製從前認為無法控製的某些自動或非隨意的身體功能。這也就是前麵講過的通過巧妙地控製人的精神來巧妙地控製人體!
生物反饋療法,證實了這樣一條重要的原理:精神(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支配身體(生理)。
“係統脫敏”心理療法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當你遭到心理壓迫的時候,你就要進行“反抗”吧?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你增強這種抵抗的力量呢?有的。心理治療方法裏麵的“係統脫敏法”,就是一種被人們公認為比較理想的提高對於種種心理壓力抵抗的方法。
一、“係統脫敏法”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