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脫敏法的理論依據是學習心理學。學習心理學認為,人類的神經過敏不是先天的,而是後天學習到的,是每個人在生活中經過模仿、暗示等學習而形成的。“過敏”既然可以由學習而得到,那麼也就可以再經過學習而消除它、脫掉它。因為敏感說到底,隻是人們主觀上的一種感覺,一種過於敏銳的感覺罷了。
係統脫敏法的一般做法是:先用輕微的較弱的刺激,然後逐漸增強刺激的強度,使行為失常的患者沒有焦慮不安反應地逐漸適應,最後達到矯正失常行為的目的。比如說,小孩子如果怕小貓、小狗、小白兔等一些小動物,你可以讓小孩子先從遠處觀望這些小動物,然後讓他(她)逐漸靠近,並且試探著撫摸這些小動物;最後,他(她)就會高興地,也多少有些興奮地把這些小動物抱在懷裏。小孩子對小動物的“過敏”,不就這樣經過一個有係統的步驟“脫”掉了嗎?又比如,對於喜歡挑食的孩子(成人也一樣),可以慢慢地給他(她)從少到多地,加進他不喜歡吃的食物,用這種方法就能逐漸改掉偏食、挑食的毛病。
係統脫敏法的優點,是它可以讓人處在神經比較鬆弛、情緒比較輕鬆的狀態下,也就是說,在不會產生焦慮、緊張的條件下,逐漸克服、糾正原有的失常行為而改變為正常的常態行為。
二、“係統脫敏法”的運用
係統脫敏法,現在被廣泛地應用於臨床醫療上,並取得了比較明顯的療效。例如,美國精神病學家雷克斯倫,就用係統脫敏法治愈了一些有變態反應的食物過敏患者。比如有一個男孩每當吃香蕉時,就有多動性的表現;另一個女孩由於對動物蛋白質過敏,而經常發生驚厥。雷克斯倫對他們采取逐漸增加食用量的辦法,來降低這兩個孩子對食物過敏的失常反應,結果成功地治愈了他們的過敏反應。
實踐表明,係統脫敏法更適合於矯正那些年幼無知,比較容易接受模仿和暗示的少年們的失常行為。對於一般成年人來講,係統脫敏法就往往顯得不“靈驗”。不過,對於那些容易接受別人的暗示,和喜歡模仿別人行為的人,還是很有效應的。一位精神病學專家,他就用係統脫敏法治好了許多女青年被蛇、壁虎以至於毛毛蟲、“吊死鬼”,還有驚雷聲等,所“驚嚇”而引起的種種心理失常和行為失常。而且據他講,不少中年婦女,以至神經比較過敏或神經比較脆弱的男性青年人和成年人,也適宜於用係統脫敏法來矯正某些行為失常。
“格式塔”心理療法
年輕的讀者們對於將要談到的“格式塔療法”,很可能是十分陌生的,而且覺得是很古怪的。什麼叫做“格式塔”?難道是什麼名勝古跡的古塔名稱嗎?或者是一種什麼塔的“格式”?你猜錯了!這和“塔”是全然無關的。
一、“格式塔療法”的概念
“格式塔”是一種譯音。現代西方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的派別,叫做“格式塔心理學”,或者叫做“完形心理學”,因為“格式塔”的原意就是“完形”、“樣式”或者“結構”、“組織”的意思。你也許會發問:幹嗎“故弄玄虛”地非叫做“格式塔”呢?幹脆意譯成為“完形”不就算了?這倒不是什麼“故弄玄虛”,因為“格式塔”這個詞,在中國心理學上已經“約定俗成”,也沿襲使用很久了。而且,越是讓人感到“古怪”,反而越會加深印象,記得牢些,你說是不?
格式塔心理學是一種比較新的心理學流派。它受現代物理學發展的影響,特別是接受現代物理學中關於物理“場”(例如,磁場、電場、引力場等)理論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
格式塔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認為,人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人們的思想感情等一切心理活動以至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規律的、有適當比例的。它還認為,人的大腦並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它能夠進行主動的活動。為什麼人腦能主動地活動?這是因為人的大腦是一個固定完形的“腦場”,這個“腦場”具有“先天的動力特征”。因此,人們對於外界刺激的知覺也好,適應也好,所有一切的心理活動,就會成為整體的完形趨向。
不過,格式塔心理學也並不是十全十美的理論。它的最大缺點就是把“完形”看成是大腦先天固有的特性,把心理現象的內容和外部世界的聯係割裂開來,離開了人的生活實踐,離開了人和社會環境的交互作用。因此,根據格式塔心理學的原理所創建的格式塔心理療法,很有些關起門來閉目靜坐、修身養性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