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運用大笑的療法,情況就會正好相反:笑能使肌肉的緊張程度緩和,疼痛也就跟著減輕或消失掉。因此,你應該放鬆肌肉。那麼,怎樣放鬆肌肉呢?你可以笑,大笑,因為笑的時候,肌肉就會放鬆。
當然,並不是鼓勵人們為了笑而笑,這樣的笑不是發自內心感受,不會觸動情感神經,也就不會收到應有的療效。但是,建議人們養成笑的習慣,用笑的表現來誘發出你的快樂與希望。正如你總是緊皺眉頭,會誘發出你的鬱悶那樣,你若是能夠養成平日裏總是保持舒展眉頭的習慣,也許多少會有助於你驅散愁霧。
三、快樂者健康
在日常生活裏,人們可以經常看到,凡是性格幽默風趣的人,大部分是快樂的人、充滿希望的人。他們對待一件不順心的事,往往一笑置之、不以為意;他們會總結經驗教訓,再接再厲地把事情辦好。而那些性格過於拘謹的人,卻會因碰到不順心的事情而煩惱、憤懣,悶悶不樂;有的甚至總是記住這件不愉快的事情,唉聲歎氣,自怨自咎。幽默的人,會笑的人,處在任何沮喪困苦的逆境中,都能將緊張情緒緩衝掉,而保持輕鬆的自信的心情,從而降低心理壓力,緩和內心衝突,排除內心的抑鬱,不至於因此而陷入不健康的心理困境中。
因此,有人將幽默、笑叫做“精神上的消毒劑”。這種說法並不過分。笑、幽默,實際上是一種有效的心理療法。
在日常生活裏,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高興和悲哀等不同情緒,對於身體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比如說,當你悲哀憂愁的時候,多麼好的美味佳肴也難以下咽,即使你勉強地吃下去,也會由於“氣裹食”,感到胃裏膨悶脹滿,難以消化。這就是因為悲傷和憂愁,通過大腦影響了植物性神經的正常活動,產生了生理上或者病理上的改變。
人們為什麼在沮喪憂慮時,食欲會減退呢?這是因為當你在沮喪憂慮的時候,你胃壁的血液量就會減少,使得胃黏膜變得蒼白無力,胃液分泌也隨著減少了。你在大怒的時候,為什麼會有胃部空虛的饑餓感覺呢?這是因為你在激烈發火時,胃黏膜會充血,血液增加,胃的蠕動加快,胃液分泌大量增加。
同樣的,如果你經常處在緊張狀態下,那麼,胃液會受情緒的影響,分泌過多,侵蝕胃和十二指腸黏膜,久而久之就容易發生潰瘍病了。由此可以看出,笑和幽默的對立麵——悲哀、憂愁、沮喪、憤怒等消極的情感和情緒,無疑是“精神上的腐蝕劑”。這樣一來,就更可以襯托顯示出笑的積極作用了。
為了保持心理健康,建議青年朋友每天看些、聽些能使你開懷大笑,或者是耐人尋味的幽默的笑話、漫畫、相聲、喜劇、書籍、雜誌等。總而言之,每天都要盡量去尋找笑料,縱情地笑、開懷地笑,使勁地大笑。因為這樣的笑,能夠使你的心、肺、膈、肝等內髒器官,得到短暫的運動鍛煉活動;能夠清除呼吸係統裏的異物;能夠加快血液循環;能夠加速心髒的搏動;能夠促進內分泌係統的功能。
這樣,你的“五髒六腑”功能就會大大增強,從而也就增強了免疫的能力。另外,由於你的髒器功能的增強,可以刺激大腦產生出一種叫做“兒茶酚胺”的激素,它可以激發你身體內部產生出一種天然的麻醉劑。於是就會幫助你減輕疼痛和不舒適的感覺,幫助你解除厭煩、懊喪、憂鬱和緊張的心理狀態。
研究幽默與笑的一位心理學家說:“笑可以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驅除疲勞、排除憂慮、解除煩惱、心情開朗、精神振奮、充滿信心。又因為笑可以促進循環係統的功能,使血液流動的速度加快,所以人在笑時麵頰紅潤,容光煥發,眼睛明亮,顯得格外年輕動人。”
四、“笑療法”的運用
那麼,作為“笑療法”的笑,應該怎樣笑法?
心理學家認為,幽默感的力量和笑的表現,要看是由誰,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感受了什麼事物來決定的。因而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法,就不必拘泥於笑的方式。不過,作為心理療法的笑,和美學家所說的笑是一種“藝術”、笑是一種“美”等,還不大相同。因為我們著眼於“療效”,而不是去“欣賞”笑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