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心理健康維護篇(2)(2 / 3)

別人都已放棄,自己還在堅持;別人都已退卻,自己仍然向前;看不見光明、希望卻仍然孤獨、堅韌地奮鬥著,這才是成功者的素質。

愛迪生研究電燈時,工作難度出乎意料地大,1600種材料被他製作成各種形狀,用做燈絲,效果都不理想,要麼壽命太短,要麼成本太高,要麼太脆弱、工人難以把它裝進燈泡。全世界都在等待他的成果,半年後人們失去耐心了,紐約《先驅報》說:“愛迪生的失敗現在已經完全證實,這個感情衝動的家夥從去年秋天就開始電燈研究,他以為這是一個完全新穎的問題,他自信已經獲得別人沒有想到的用電發光的辦法,可是,紐約的著名電學家們都相信,愛迪生的路走錯了。”愛迪生不為所動。英國皇家郵政部的電機師普利斯在公開演講中質疑愛迪生,他認為把電流分到千家萬戶,還用電表來計量是一種幻想。愛迪生繼續摸索。人們還在用煤氣燈照明,煤氣公司竭力說服人們:愛迪生是個吹牛不上稅的大騙子。就連很多正統的科學家都認為他在想入非非,有人說:“不管愛迪生有多少電燈,隻要有一隻壽命超過20分鍾,我情願付100美元,有多少買多少。”有人說:“這樣的燈,即使弄出來,我們也點不起。”他毫不動搖。在投入這項研究一年後,他造出了能夠持續照明45小時的電燈。

或許你往事不堪回首;或許你沒有取得期望的成功,或許你失去至愛親朋,失去企業,甚至住房,或許你因病不能工作;意外事故剝奪你行動的能力,然而,即使你麵對這一切的不幸,你也不能屈服!

你或許會說,你經曆過太多的失敗,再努力也沒有用,你幾乎不可能取得成功。這意味著你還沒有從失敗的打擊中站立起來,就又受到了打擊。這簡直毫無道理!

如果你是一位強者,如果你有足夠的勇氣和毅力,失敗隻會喚醒你的雄心,讓你更強大。比徹說:“失敗讓人們的骨骼更堅硬,肌肉更結實,變得不可戰勝。”

傑出的鳥類學家奧杜邦在森林中刻苦工作了多年,精心製作了200多幅鳥類圖譜,它們極具科學價值,但是度假歸來後,他發現這些畫都被老鼠糟蹋了。回憶起這段經曆,他說:“強烈的悲傷幾乎穿透我的整個大腦,我連著幾個星期都在發燒。”但當他身體和精神得到一定恢複後,他又拿起槍,背起背包,走進叢林,從頭開始。

隻要永不屈服,就不會失敗。不管失敗過多少次,不管時間早晚,成功總是可能的。對於一個沒有失掉勇氣、意誌、自尊和自信的人來說,就不會有失敗,他最終是一個勝利者。

我們都很熟悉卡萊爾在寫作《法國革命史》時遭遇的不幸。他經過多年艱苦勞動完成了全部文稿,他把手稿交給最可靠的朋友米爾,希望得到一些中肯的意見。米爾在家裏看稿子,中途有事離開,順手把它放在了地板上。誰也沒想到女仆把這當成廢紙,用來生火了。

這嘔心瀝血的作品,在即將交付印刷廠之前,幾乎全部變成了灰燼。卡萊爾聽說後異常沮喪,因為他根本沒留底稿,連筆記和草稿都被他扔掉了,這幾乎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但他沒有絕望,他說:“就當我把作業交給老師,老師讓我重做,讓我做得更好。”然後他重新查資料、記筆記,把這個龐大的作業又做了一遍。

對於一個真正的強者來說,失敗根本不值一提。那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插曲,是他事業中的一點小麻煩,並不重要。一個真正強者的頭腦中根本不存在失敗的概念。不管什麼樣的打擊和失敗降臨,一個真正堅強的人都能夠從容應對,做到臨危不亂。當暴風雨來臨,軟弱的人屈服了,而真正堅強的人鎮定自若,胸有成竹。

一個人除非學會清除前進路上的絆腳石,不惜一切代價去克服成功路上的障礙,否則他將會一事無成。通往成功路上的最大障礙就是自己。征服自己,就會征服一切。

三、學會寬容,不要怨恨

一個失敗型個性的人,在尋找失敗的借口和原因時,往往會責備社會,製度、人生、運氣。對於別人的成功與幸福,總是憤憤不平,因為他認為,這些都足以說明生活使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憤憤不平是企圖用所謂不公正、不公平等現象來為自己的失敗辯護,使自己感到好過一些。可是實際上,作為對失敗者的安慰,怨恨是非常不可取的辦法,比生病還糟。

怨恨是精神的烈性毒藥,它使快樂不能產生,並且使成功的力量逐漸消耗殆盡,最後形成惡性循環,自己並沒有多大本領而又非常怨恨別人的人,幾乎不可能和別人很好相處。對於由此而來的別人對他的不尊重,會使他加倍地感到憤憤不平。

怨恨是使自己覺得自己重要的一種方法。很多人以“別人對不起我”的感覺來達到異常的滿足。從道德上來說,不公正的受害者和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似乎比那些造成不公正的人要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