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之所以能緩解壓力,讓人保持平和的心態,與腓肽效應有關。腓肽是身體的一種激素,被稱為“快樂因子”。當運動達到一定量時,身體產生的腓肽效應能愉悅神經,甚至可以把壓力和不愉快帶走。此外,適當的運動鍛煉,有利於消除疲勞,上班族們整天朝九晚五,單調而枯燥。長時間單調刺激易引起生理、心理疲勞,而運動能使刺激強度得到變換,起到改善、調節腦功能的重要作用。
法國有一種行業:運動消氣中心。中心均有專業教練指導,教人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頭、捶沙發等,做一種運動量頗大的“減壓消氣操”。在這些運動中心,上下左右皆布滿了海綿,任人隨意摸爬滾打。事實證明,這種運動消氣的方法能有效緩解壓力,使身心得到放鬆。
通常來說,有氧運動能使人全身得到放鬆,能夠讓你由於壓力過大而萎縮的細胞重新活躍起來,幫助你換一種心情去發現自己。選擇有節奏、有規律及增強平衡力的運動,如快步走、慢跑、跳繩、騎腳踏車、遊泳、打網球、桌球、羽毛球、舉啞鈴、跳韻律操、跳舞等有氧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吸氧量、緩解壓力,使頭腦清晰、心情鬆弛、注意力集中,提高生活效率。在運動中,壓力、煩惱、困惑、焦慮在不知不覺中就會一掃而空。
此外,散步也是一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運動方式,尤其是在空氣較好的環境中,既可以舒活筋骨,又可以提神醒腦。對於整天在室內伏案工作的腦力勞動者來說,在戶外新鮮空氣裏散步是一種積極性休息,通過散步可以使原來十分緊張的大腦皮層得到放鬆。
據專家觀察,一批誌願者負責照顧弱智老人。這是一項非常緊張的工作,誌願者中的人每周堅持散步4次的,很少煩惱不安,睡眠也好得多,血壓保持正常。
如果每天抽不出半小時散步也沒關係,當你感到緊張時,走上5~10分鍾,同樣會有明顯效果。一開始感到緊張就走上幾分鍾,鎮靜作用最大。
那麼,運動應該多久一次呢?
為了獲得最佳的效果,運動應至少每天30分鍾,每周三次。最新研究表明,最好的運動方式是每周4~5次。如果你剛開始運動,應當每次20分鍾,然後逐步增加到30分鍾。
運動如何進行?
(1)開始運動時,所作的計劃應當簡單易行。
(2)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運動應當是有趣的。
(3)將運動納入自己的生活,適當改變運動項目,方式單一化會使自己厭煩。
(4)也可參加一些運動課程。
(5)運動不應給你造成經濟負擔,不需要買太貴的設備,不用加入什麼健康俱樂部,除非你確定會經常使用。
(6)運動要堅持。經常運動,它就會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
這裏介紹一種放鬆肌肉的方法,可以在睡前練習:
在一間安靜、燈光柔和的房間裏躺下,掌心向上,兩腿伸直,腳尖向外。閉上眼睛,輕柔地按照自己的節奏呼吸。繃緊臉部肌肉約10秒鍾,放鬆;緩慢地向上抬頭,放下;提肩10秒鍾,放鬆;伸展手臂及手指,握拳10秒鍾,放鬆;提臀,然後緩緩地放下;腳後跟並攏,向外伸展腿和腳趾,然後完全放鬆,重複練習5次。
小貼士
運動減壓“呼吸操”
1.腹式呼吸
緩緩吸氣,使腹部鼓起,然後再把氣慢慢呼出。動作從容舒適,像熟睡之態,具有安定神經的作用。
2.胸式呼吸
深吸氣,使胸不斷擴張,然後不間斷地慢慢把氣呼出。
3.上胸式呼吸
將兩手掌按在鎖骨上,然後上胸部擴張吸氣,待吸氣後再向外呼氣。呼吸要均勻,節奏可逐漸加快。
4.深呼吸
吸氣時,依次鼓腹、擴張胸部、擴張上胸部,使胸、腹腔處於“飽和”狀態,然後再逆序呼出氣體。
5.節律呼吸
走3~4步用鼻吸氣,再走3~4步用鼻呼氣。步速與呼吸節律要很好地配合。
6.強烈呼吸
先吸足氣略憋片刻,然後將嘴噘成圓形向外急速呼氣3次。其動作似吹口哨一般。
7.激勵呼吸
先吸足氣略憋片刻,然後通過齒縫向外呼氣,並發出“嗤嗤”聲。
音樂減壓法
音樂的很多形式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都是十分有益的,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的一個領域就是音樂心理治療。
音樂不僅是人類通用的“語言”,也是很好的“心理醫生”。音樂可使被壓抑的情緒、欲望釋放出來,取得心理平衡,消除緊張焦慮。
音樂能影響人的情緒行為和生理機能,不同節奏的音樂能使人放鬆,使人的生理、心理節律發生良性的變化。如:
聖潔、高貴的音樂可使人淨化靈魂、境界開闊;
速度較緩的音樂給人以安全感、舒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