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明的人痘接種是對人工特異性免疫法的一項重大貢獻,18 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伏爾泰曾在《哲學通訊》中寫道:“我聽說100多年來中國人一直就有這種習慣,這是被認為全世界最聰明最講禮貌的一個民族的偉大伏爾泰先例和榜樣。”由此可見,我國發明的人痘接種術在當時世界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嗬!高尚的風度!多可怕的東西!風度乃是創造力的敵人。——畢加索

種痘術的東歸

在過去,天花病讓人談虎色變,今天這個致命的疾病已經被人類徹底消滅了。在征服天花病毒的道路上,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國在治療天花這種疾病的過程中,創立了醫學史上的第一種人工免疫療法,這項發明具有重大的曆史意義,因為它是人類治療所有傳染病的過程中邁出的關鍵性的一步。

要了解種痘術的發明史,就必須了解古代天花病的流行史。天花是一種過濾性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得了這種病後的死亡率極高,一般可達25%,有時甚至高達40%。僥幸逃生者,也會留下永久性的疤痕或者失明。我國民間有句俗語說:“生了孩子隻一半,出了天花才算全。”可見天花危害之嚴重。

木乃伊早在3000多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上,就可以見到天花的疤痕。印度在公元前6世紀,也有關於天花疾病的記載。中世紀時,天花在世界各國廣泛流行,幾乎有10%的居民死於天花,1/5 的人臉上有麻點,甚至連皇帝也無法幸免,法皇路易十五、英女王瑪麗二世、德皇約瑟一世、俄皇彼得二世等都是感染天花而死的。18世紀,歐洲人死於天花的人數達1.5億以上。美洲的天花是16世紀時由西班牙人帶入的,據載1872年,美國流行天花,僅費城一個城市就有2585人死亡。在俄國,1900~1909年的10年中,死於天花者竟達50萬人,可見天花是一種極其凶險的傳染病。

我國古代典籍上沒有見到有關天花的確切記載。晉代科學家葛洪所著的醫學書籍《肘後備急方》中第一次描寫了天花的症狀及其流行情況,書中這樣寫道:“比歲有病時行,乃發瘡頭麵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載白漿,隨決隨生,不即治,劇者多死。治得差者,瘡癜紫黑,彌歲方滅,此惡毒之氣。”近人根據葛洪《肘後備急方》中的記載“以建武天花病人中於南陽擊虜所得,乃呼為虜瘡”,推斷此病大約是在公元1世紀左右傳入我國的,因戰爭中由俘虜帶來,故名“虜瘡”。從此,我國曆代典籍累有天花記載,雖然各書所稱病名不一,但從所描述的症狀,顯屬天花無疑。唐宋以來,此病逐漸增多,15 世紀以後,由於交通發達,人員往來頻繁,天花在我國廣泛流行,甚至蔓延到深宮禁諱,據載順治皇帝就是患天花死去的,康熙幼年時為了避免感染,由保姆看護於紫禁城外,不敢進宮看望他的父皇。

由於天花嚴重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因此,古人很早就開始摸索防治天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