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漢朝(7)(1 / 3)

龍且說:“我平生深知韓信的為人,容易對付。他曾向漂母求食,沒有養活自己的辦法;又受人侮辱而從別人的胯下爬了出去,根本沒有一般人所具有的勇氣,因此不足以畏懼。況且我來救齊,不戰而使漢軍投降,那我還有什麼功勞呢?現在如果我戰而勝之,還可以得到齊國的一半土地,為什麼要停止進攻呢?”於是決定交戰,與韓信漢軍隔著濰水擺開了陣勢。

韓信連夜派人做了一萬多個袋子,裝滿了沙泥,堵住了濰水上遊的河水,率領一半的人馬渡過濰水襲擊龍且。韓信假裝作戰不勝,往回敗走。龍且果然高興地說:“我本來就知道韓信天生膽怯。”於是領兵渡濰水追擊韓信。韓信派人挖開堵水的沙袋,大水奔湧而至。龍且的軍隊一大半留在岸上無法渡過河水,韓信立即迅速攻擊渡河楚軍,斬殺了龍且。在濰水東岸的龍且軍隊四散潰走,齊王田廣也聞風逃跑了。韓信追擊齊兵直到城陽,俘獲了田廣。楚軍紛紛投降,終於平定了齊國。

韓信派人向漢王說:“齊國狡詐多變,是個反複無常的國家,南麵又與楚國鄰近,如果不設一個代理的齊王來鎮撫它,局勢就不會安定。現在齊地沒有國王,權力太輕,不足以鎮撫安定,我請求自立為代理齊王。”當時,楚國正圍攻漢王於滎陽,韓信的使者到了以後,遞上書信,漢王看了大怒,罵道:“我被圍困在這裏,日夜盼望他能來幫助我,而他卻想自立為王!”張良、陳平躲在後麵踩漢王的腳,湊近漢王耳邊低聲說:“漢軍現在處境不利,怎麼能禁止韓信自立為王呢?不如就此而立他為王,好好地對待他,使他安守一方。不然的話,就會發生變亂。”漢王立即明白過來,接著又罵道:“大丈夫平定諸侯,就應當立為真王,為什麼要作代理的王呢?”於是派張良前去立韓信為齊王,征調韓信的軍隊攻打楚國。

楚國失去了龍且,項王有些恐慌,派盱台人武涉前去遊說韓信說:“將軍為何不反漢與楚聯合?楚王與將軍有過舊交。況且漢王不一定可信,他幾次身家性命掌握在項王手中,然而一旦脫險就立即背棄盟約,又攻擊項王,不可信到如此地步。現在將軍自以為與漢王的交情像金石那樣堅固,然而終究要被他抓起來的。您之所以留得性命到今天,是由於項王還在的緣故。如果項王一死,接下來就會取您的性命。您為何不與楚講和,三分天下而稱王齊地?現在您若放棄了這一時機,而一定要幫助漢王一同攻打楚王,作為有才智的人能這樣做嗎?”

韓信嚴辭謝絕說:“我侍奉項王數年,官不過是個郎中,位不過是個持戟衛士,我講的話他不聽,計謀不被采用,故而我離楚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率數萬之眾,脫下他的衣服給我穿,拿他的飯食給我吃,言聽計從,我才能得以有此地位。人家如此對我親近和信任,我背叛他是不會有好結果的。請為我韓信辭謝項王。”武涉走後,蒯通心下明白決定天下局勢的關鍵在於韓信。就向項王分析三分天下,鼎足稱王的形勢。韓信不忍心背叛漢王,又自以為功勞大,漢王不會來奪取自己的齊國,於是就不聽蒯通的勸說。

漢王在固陵兵敗之時,采用了張良的計謀,征召韓信率兵在垓下與漢王會師。項羽一死,漢高祖劉邦就乘其不備奪取了韓信的軍權,改封韓信為楚王,定都下邳。

韓信到了楚國,召見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賞賜她千金。輪到了下鄉亭長時,隻賞給他一百錢,說:“你是個小人,做過好事,但有始無終。”又召見曾經侮辱過自己,讓他從胯下爬過去的少年,封他為中尉,並告訴他的將相說:“此人是位壯士。當初他侮辱我時,我寧可不去殺他;因為即使殺了他也不能揚名,故而就忍讓了下來,至今我才有這樣的成就。”

項王的逃亡將領鍾離眛家住在伊廬,素來與韓信交情很好。項王兵敗,鍾離眛投奔了韓信。漢王怨恨鍾離眛,聽說他在楚國,就下令讓楚王捕捉鍾離眛。韓信剛到楚國時,巡行各地縣邑,帶兵出入。有人告韓信想謀反,舉報的奏書到了漢王的手裏,漢王也覺得韓信是個隱患。於是采用陳平的計謀,假裝巡遊到雲夢地方,實際上想要襲擊韓信,韓信還不知道。

高祖將要到達楚國時,韓信打算起兵造反,但又想到自己是無罪的;想去進見漢王,又恐怕當場被抓起來。有人勸韓信說:“殺了鍾離眛去謁見漢王,漢王必定會很高興,您也就沒有禍患了。”韓信把此事與鍾離眛商量,鍾離眛說:“漢王之所以不攻取楚國,是由於我鍾離眛還在您這裏,如果您把我抓起來去獻媚漢王,我今天一死,您也隨即滅亡了。”並大罵韓信道:“你不是個忠厚長者!”結果就自殺而死。韓信拿著鍾離眛的首級到陳地去朝見漢王。高祖果然命令武士把韓信捆縛起來,放在後麵的車子上。韓信說:“果然像有人所說的,‘狡黠的兔子死了,出色的獵狗也就該烹殺了’。”漢王說:“有人告您謀反。”於是又給韓信戴上械具。回到洛陽以後,赦免了韓信,改封為淮陰侯。

韓信知道漢王嫉妒他的才能,就稱病不去朝見或跟從出行。韓信由此日益怨恨,在家中悶悶不樂,對與絳侯周勃、灌嬰這樣的人處於同等地位感到羞恥。韓信曾路過將軍樊噲家門,樊噲行跪拜禮迎送,並自稱為臣下,說:“不知大王竟肯光臨臣下的家門。”韓信出門後對部下笑著說:“想不到我這輩子竟要與樊噲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