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大會致祝辭。他在祝辭中充分肯定了我國文藝事業的成就,批判了所謂“黑線專政”論,高度讚揚了我國文藝隊伍是一支經得起鬥爭風雨嚴峻考驗的好隊伍。在談到新時期我國文學藝術的任務時,鄧小平指出,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他強調說,同心同德地實現四個現代化,是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全國人民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決定祖國命運的千秋大業。文藝工作者要為建設高度發展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促進四個現代化的實現,作出積極的貢獻。鄧小平衷心祝願文藝隊伍更加團結壯大,要求各級黨委都要領導好文藝工作。他祝大會圓滿成功,熱情地期望大會以後,文藝工作者拿出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的藝術成果。鄧小平的祝辭,博得了全場一陣又一陣的熱烈掌聲。

另外,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教育部的負責人宋侃夫、胡啟立、羅瓊、朱雲謙、蔣南翔,分別向大會致了熱情洋溢的祝辭,對文藝工作者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這次文藝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還選舉了文聯的領導機構。周揚當選為中國文聯主席,巴金、夏衍、傅鍾、陽翰生、謝冰心、賀綠汀、吳作人、林默涵、俞振飛、陶鈍、康巴爾汗當選為文聯副主席。

全體與會代表以熱烈的掌聲,一致通過了《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決議》,大會熱烈討論並通過了周揚作的題為《繼往開來,繁榮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文藝》的報告。

大會號召全國文藝工作者團結起來,同心同德,用最大努力,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創作,提高表演藝術水平,以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培養社會主義新人,鼓舞人民為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祖國而奮鬥。

要加強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發展同各國作家、藝術家的友好往來,增進同世界人民的了解和友誼,團結各國人民為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保衛世界和平而鬥爭。

大會同意雜技藝術界同誌關於成立雜技工作者協會的建議。同意接納雜技工作者協會為中國文聯的會員。

在閉幕會上,中國文聯副主席夏衍致閉幕詞,他說,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和各協會的代表大會,在黨中央的關懷下,經過與會者的共同努力,已經完成了它預定的議程,會議取得了成功。同時,他在關於解放思想、安定團結以及文藝作品質量等問題上,還作了漫談式的發言,對祖國文學藝術的發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最後,他向為完成這次任務的中央、國務院直屬機關,北京市和解放軍等有關單位,以及各方麵的同誌表示感謝。

這次大會,確定了擺在文藝工作者麵前的主要任務是:首先,要積極發展各類文學藝術創作,提高思想和藝術水平。要鼓勵作家、藝術家投身到沸騰的生活洪流中去,吸取最豐富的藝術原料,在作品中反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艱巨鬥爭過程,提出並回答時代和人民所迫切關心的新問題。其次,提倡文藝反映當前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鬥爭,反映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光輝曆史,鼓勵作家、藝術家以各種形式、體裁和各自不同的風格,描寫其它各種曆史題材和現實題材。第三,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使社會主義文藝進一步得到普及,但一定要根據群眾需要和自願原則,不可妨礙生產,增加群眾負擔。第四,進一步積極發展各兄弟民族的文化藝術,加強各兄弟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另外,確定文聯各協會的性質是各類文學藝術工作者(包括創作、表演、評論、研究、翻譯、編輯人員;藝術教學人員和文藝單位的組織工作者)自願結合、獨立主動地進行學習和藝術實踐,促進藝術創作、理論批評和國際文化交流的專業團體。

總之,1979年的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是全國文藝工作者在新長征中的第一次盛會,它標誌著全國文藝工作者的空前團結,將有力推動廣大文藝工作者同心同德為高度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事業,促進四個現代化建設而奮鬥。

台灣高雄事件

又稱《美麗島》事件。1976年6月。台灣黨外人士、立法委員黃信介等人創辦了一個政治性雜誌《美麗島》。該雜誌言論激烈,聲勢浩大,僅社務委員就有70多名,幾乎包括台灣知名的黨外人士,並在台灣各地成立20多個辦事處,雜誌發行量達15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