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呂蒙傳(1 / 3)

【提要】

呂蒙(178—219年)是繼周瑜、魯肅以後東吳著名的將領。他從青少年起就跟隨孫權征戰,立有戰功。呂蒙對東吳政權最大的貢獻,是襲取了荊州。呂蒙的軍事才能也在取荊州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他乘關羽與曹軍在樊城作戰之時,抓住戰機;巧使計謀,蒙蔽了關羽;他又爭取了民心乃至關羽部下將士家屬,以軍事襲擊與政治攻勢相結合,獲得了成功。襲取荊州確定了吳蜀的疆域,加上吳魏爭奪淮南的結束,使東吳政權轉而致力於南方的開拓,有利於東吳政權的鞏固和發展。呂蒙的成功,是與他長期堅持讀書學習分不開的,本文關於孫權諭呂蒙讀書的一節,相信讀者會從中得到啟發。

【原文】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鄧當。當為孫策將,數討山越。蒙年十五六,竊隨當擊賊,當顧見大驚,嗬叱不能禁止。歸以告蒙母,母恚欲罰之,蒙曰:“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合之。時當職吏以蒙年小輕之,曰:“彼豎子何能為?此欲以肉喂虎耳。”他日與蒙會,又蚩辱之。蒙大怒,引刀殺吏,出走,逃邑子鄭長家。出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間為言,策召見奇之,引置左右。

【譯文】

呂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縣人。少年時南渡長江,依附姐夫鄧當。鄧當是孫策的部將,多次討伐山越。呂蒙十五、六歲時,暗中跟隨鄧當去攻擊敵軍,鄧當回頭看見呂蒙,大吃一驚,大聲嗬斥他,也不能阻止。回來後鄧當將這件事告訴了呂蒙的母親,他母親非常生氣,想處罰他,呂蒙說:“貧賤的生活難以維持,萬一我從軍立功,就能得到富貴。再說,不入虎穴,怎得虎子呢?”他的母親憐惜他的誌向而寬恕了他。當時鄧當部下一個官吏認為呂蒙年紀小而輕視他,有的人說:“呂蒙那小子有什麼能耐?這是想拿肉來喂虎而已。”過些日子與呂蒙相見,又侮辱他。呂蒙非常憤怒,拔出刀就殺了那個小吏,殺完後呂蒙就逃跑了,逃到同鄉鄭長家裏躲避起來。後來又通過校尉袁雄出來自首,袁雄趁機為他向孫策求情,孫策召見呂蒙,覺得他很特別,便把他安置在身邊。

【原文】

數歲,鄧當死,張昭薦蒙代當,拜別部司馬。權統事,料諸小將兵少而用薄者,欲並合之。蒙陰賒貰,為兵作絳衣行滕,及簡日,陳列赫然,兵人練習,權見之大悅,增其兵。從討丹楊,所向有功,拜平北都尉,領廣德長。

從征黃祖,祖令都督陳就逆以水軍出戰。蒙勒前鋒,親梟就首,將士乘勝,進攻其城。祖聞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權曰:“事之克,由陳就先獲也。”以蒙為橫野中郎將,賜錢千萬。

是歲,又與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於烏林,圍曹仁於南郡。益州將襲肅舉軍來附,瑜表以肅兵益蒙,蒙盛稱肅有膽用,且慕化遠來,於義宜益不宜奪也。權善其言,還肅兵。瑜使甘寧前據夷陵,曹仁分眾攻寧,寧困急,使使請救。諸將以兵少不足分,蒙謂瑜、普曰:“留淩公績,蒙與君行,解圍釋急,勢亦不久,蒙保公績能十日守也。”又說瑜分遣三百人柴斷險道,賊走可得其馬。瑜從之。軍到夷陵,即日交戰,所殺過半。敵夜遁去,行遇柴道,騎皆合馬步走。兵追蹙擊,獲馬三百匹,方船載還。於是將士形勢自倍,乃渡江立屯,與相攻擊,曹仁退走,遂據南郡,撫定荊州。還,拜偏將軍,領尋陽令。

【譯文】

幾年後,鄧當去世,張昭舉薦呂蒙代替鄧當領兵,任命為別部司馬。孫權統領軍政事務後,考慮到一些小將兵員少而費用不足,要合並他們。呂蒙暗中借了一筆錢,為士兵們做了大紅色的衣服和綁腿,等到檢閱的那天,呂蒙的部隊隊列整齊威武,士兵人人都能操練,孫權見了非常高興,於是就給呂蒙增補了兵員。呂蒙跟隨孫權討伐丹楊,屢建戰功,孫權提升他為平北都尉,兼任廣德縣長。

跟從孫權征討黃祖,黃祖命令都督陳就率領水軍迎戰。呂蒙率領前鋒部隊,親自將陳就斬首,將士們乘勝進攻黃祖的城池。黃祖聽說陳就被殺了,就棄城逃跑,兵士們追擊捉到了他。孫權說:“這次戰事的成功,是由於先捉住了陳就。”於是晉升呂蒙為橫野中郎將,賞賜錢一千萬。

這一年,呂蒙又與周瑜、程普等人向西在烏林打敗曹操,在南郡圍困曹仁。益州將領襲肅率領全軍前來歸附東吳,周瑜上表建議將襲肅的部隊增補給呂蒙,呂蒙盛稱襲肅有膽略才幹,且仰慕教化遠來歸附,從道義上講,應該增加他的兵員,而不應該奪取他的兵員。孫權認為呂蒙說得很對,就把部隊歸還給了襲肅。周瑜派遣甘寧前去占領夷陵,曹仁分派一部分部隊進攻甘寧,甘寧被圍困,情況危急,便派遣使者請求援助。眾將領認為兵力不足,不能再分兵去解救甘寧,呂蒙對周瑜、程普說:“讓淩公績留守,我與你們去解救甘寧,按這種形勢,估計時問不會太久,我保證淩公績能堅守十天。”又勸說周瑜分派三百人去用木柴阻斷險路,敵人逃跑時可得到他們的馬匹。周瑜聽從了呂蒙的建議。部隊到了夷陵,當天就與曹仁交戰,殺傷敵人過半。敵人乘夜逃跑,半路上遇到用木柴阻塞的道路,都棄馬徒步逃走。吳軍緊跟追擊,繳獲馬三百匹,把船隻並起來把馬載回。於是將士們氣勢倍增,就渡江建立據點,進攻敵人,曹仁後退逃走,吳軍又占據了南郡,安撫平定了荊州。呂蒙回京後,被提升為偏將軍,兼任尋陽縣令。

【原文】

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遂往詣蒙。酒酣,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蒙曰:“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為肅劃五策。肅於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時蒙與成當、宋定、徐頤屯次比近,三將死,子弟幼弱,權悉以兵並蒙。蒙固辭,陳啟顧等皆勤勞國事,子弟雖小,不可廢也。書三上,權乃聽。蒙於是又為擇師,使輔導之,其操心率如此。

魏使廬江謝奇為蘄春典農,屯皖田鄉,數為邊寇。蒙使人誘之,不從,則伺隙襲擊,奇遂縮退,其部伍孫子才、宋豪等,皆攜負老弱,詣蒙降。後從權拒曹公於濡須,數進奇計,又勸權夾水口立塢,所以備禦甚精,曹公不能下而退。

曹公遣朱光為廬江太守,屯皖,大開稻田,又令間人招誘鄱陽賊帥,使作內應。蒙曰:“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眾必增,如是數歲,操態見矣,宜早除之。”乃具陳其狀。於是權親征皖,引見諸將,問以計策。蒙乃薦甘寧為升城督,督攻在前,蒙以精銳繼之。侵晨進攻,蒙手執桴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既而張遼至夾石,聞城已拔,乃退。權嘉其功,即拜廬江太守,所得人馬皆分與之,別賜尋陽屯田六百人,官屬三十人。蒙還尋陽,未期而廬陵賊起,諸將討擊不能禽,權曰:“鷙鳥累百,不如一鶚。”複令蒙討之。蒙至,誅其首惡,餘皆釋放,複為平民。

【譯文】

魯肅代替周瑜後,要去陸口,路過呂蒙的軍營。魯肅有些輕視呂蒙,有人勸說魯肅說:“呂將軍功名日益顯赫,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他,您應當去拜訪他。”於是魯肅就去拜訪呂蒙。酒喝到酣暢時,呂蒙問魯肅:“您受重任,與關羽鄰接,將要采取何種策略,以防止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呢?”魯肅很隨便地回答說:“臨時看情況辦。”呂蒙說:“現在吳和蜀雖然是一家,但關羽實在是個如熊虎一樣的將領,怎麼不預定計謀呢?”因此給魯肅策劃了五條計策。於是魯肅越席走到呂蒙身邊,拍著他的背說:“呂子明,我真沒想到你的才能謀略竟達到了如此程度。”於是就去拜見呂蒙的母親,與他結成朋友才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