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陸遜(公元183~245年)也是三國時期的一位名將,他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充分體現在吳蜀夷陵之戰中。當時還不出名的陸遜統率吳軍,把老於世故、人稱“天下驍雄”的劉備打得全軍覆沒,鞏固了孫吳對荊州的統治。事後劉備自我解嘲地說:“我竟被陸遜所折辱,豈非天意!”這當然不是什麼“天意”,而是由於他自己的失誤和陸遜的指揮有方。陸遜避開蜀軍的銳氣,堅守不戰,將敵拖疲,而後一舉出擊,製敵於死地;他抓住劉備連營數百裏,兵力分散,首尾不能相救的錯誤,采用火攻的正確戰術;而且他能在作戰過程中,嚴明軍令,加強紀律,統一步調。所有這些,決定了吳軍的勝利。陸遜不但善於指揮打仗,而且很有政治頭腦和戰略眼光,這從他麻痹關羽、瓦解敵軍、夷陵之戰後及時停止攻蜀等都可得到證明。後來他當了吳國丞相,政治上也有一些可取之處。從本篇,我們還可以看到孫權的善於用人,這也是剝、氏能與曹、劉鼎立的一個重要因素。
【原文】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人也。本名議,世江東大族。遜少孤,隨從祖廬江太守康在官。袁術與康有隙,將攻康,康遣遜及親戚還吳。遜年長於康子績數歲,為之綱紀門戶。
【譯文】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人。本名議,世代為江東大族。陸遜年少時父親死去,隨堂祖父廬江太守陸康在廬江長大。袁術與陸康有仇,將攻陸康,陸康叫陸遜及親戚回到吳縣。陸遜比陸康的兒子陸績長幾歲,故在家替陸績管理家務。
【原文】
孫權為將軍,遜年二十一,始仕幕府,曆東西曹令史,出為海昌屯田都尉,並領縣事。縣連年亢旱,遜開倉穀以振貧民,勸督農桑,百姓蒙賴。時吳、會稽、丹楊多有伏匿,遜陳便宜,乞與募焉。會稽山賊大帥潘臨,舊為所在毒害,曆年不禽。遜以手下召兵,討治深險,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餘人。鄱陽賊帥尤突作亂,複往討之,拜定威校尉,軍屯利浦。
【譯文】
孫權做將軍時,陸遜二十一歲,開始在將軍府中做官,曾任東西曹令史,後出任海昌屯田都尉,並兼縣令。這個縣連年大旱,陸遜開倉放糧以救濟貧民,勸勉和督促農桑生產,使百姓蒙受利益。當時,吳、會稽、丹楊三郡很多老百姓因逃避賦役而藏匿起來,陸遜向孫權陳述便國利民的事,請求招募他們。會稽山越的首領潘臨,很久以來成為當地的一大禍害,曆年官府都沒能捉住他。陸遜率領手下召募的兵,進入深山險地實行討伐,所到之處山越都被降服,陸遜的部隊發展到二千餘人。後鄱陽縣賊首尤突作亂,陸遜又奉命去征討他,被任命為定威校尉,駐兵利浦。
【原文】
權以兄策女配遜,數訪世務,遜建議曰:“方今英雄棋跱,豺狼窺望,克敵寧亂,非眾不濟。而山寇舊惡,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難以圖遠,可大部伍,取其精銳。”權納其策,以為帳下右部督,會丹楊賊帥費棧受曹公印綬,扇動山越,為作內應,權遣遜討棧。棧支黨多而往兵少,遜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潛山穀間,鼓噪而前,應時破散。遂部伍東三郡,強者為兵,羸者補戶,得精卒數萬人,宿惡蕩除,所過肅清,還屯蕪湖。
【譯文】
孫權把他哥哥孫策的女兒許配陸遜,多次向他征詢當代大事。陸遜建議說:“當今英雄各據一方,豺狼也在暗中窺伺,要想戰勝敵人,平定禍亂,沒有軍隊不行。而山寇長期做惡,憑據深山險阻之地。這一心腹之患還沒有消除,就難以做向外發展的打算。應該大規模部署軍隊,征討山寇,取其精銳為兵。”孫權采納了他的建議,用他做帳下右部督。適遇丹楊賊帥費棧接受曹公委任,扇動山越替他做內應,孫權派陸遜討伐費棧。費棧黨羽很多,而帶去的兵很少,因此陸遜多樹牙旗,各處布置鼓角,晚上潛入山穀間,擂鼓呐喊,向前推進,賊兵即時潰散。於是分別處置丹楊、新都、會稽三郡的山越,強壯的當兵,羸弱的補充民戶,獲得精兵幾萬人,長期的禍害一朝蕩除,所過之地秩序清靜,回兵駐紮在蕪湖。
【原文】
會稽太守淳於式表遜枉取民人,愁擾所在。遜後詣都,言次,稱式佳吏,權曰:“式白君而君薦之,何也?”遜對曰:“式意欲養民,是以白遜。若遜複毀式以亂聖聽,不可長也。”權曰:“此誠長者之事,顧人不能為耳。”
呂蒙稱疾詣建業,遜往見之,謂曰:“關羽接境,如何遠下,後不當可憂也?”蒙曰:“誠如來言,然我病篤。”遜曰:“羽矜其驍氣,陵轢於人。始有大功,意驕誌逸,但務北進,未嫌於我,有相聞病,必益無備。今出其不意,自可禽製。下見至尊,宜好為計。”蒙曰:“羽素勇猛,既難為敵,且已據荊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膽勢益盛,未易圖也。”蒙至都,權問:“誰可代卿者?”蒙對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複是過。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後可克。”權乃召遜,拜偏將軍右部督代蒙。
【譯文】
會稽太守淳於式上表攻擊陸遜非法掠取百姓,騷擾地方。陸遜後來到京都,談話之間稱讚淳於式是個很好的官吏。孫權說:“淳於式告你的狀而你推薦他,這是為什麼?”陸遜回答說:“淳於式意在保養民力,所以告我的狀。如果我又詆毀他以擾亂您的視聽,這種風氣不可滋長。”孫權說:“這確是厚道的人應做的事,隻不過他人不能做罷了。”
呂蒙為了麻痹關羽,假托有病回建業,經過蕪湖時,陸遜前去看望他,對他說:“關羽同我們邊境鄰接,您怎麼大老遠回京都,以後不值得憂慮嗎?”呂蒙說:“誠如你所說的,不過我病很重。”陸遜說:“關羽誇耀自己的勇猛氣蓋,欺淩別人。因為以前有大功,心中便驕傲放縱,隻圖北進,而沒有懷疑我方;現在又聽說你病了,必然更加不做防備。如能出其不意,一定可以生擒關羽,把他製服。你去京師見了主上,應當好生製定計策。”呂蒙說:“關羽素來勇猛,很難對付,而且已占據荊州,大樹恩惠和威信,加之以往有功勞,膽量氣勢更盛,現在還不容易打他的主意。”呂蒙到了京師,孫權問:“誰可以接替你?”呂蒙回答說:“陸遜思慮深遠,才能足以擔負重任,從他的謀慮來看,將來定可以大用。而現在他還不太出名,不是關羽所畏忌的,要找接替我的人,沒有比他更恰當的了。如果要任用他,應當讓他對外界隱蔽起來,不出頭露麵,而在暗中觀察形勢,尋找機會,然後定可以成功。”於是孫權召見陸遜,任命他為偏將軍、右部督,代替呂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