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艦既要對空射擊,又要躲開空中的炸彈和海中魚雷,一時間亂了陣腳。“矢矧”號首先受創,在海麵上直打轉。“大和”號在它後麵2海裏的地方也被擊中,甲板上歪七扭八地躺著一大堆炮手的屍體,後部的雷達室被炸毀,8個操縱手連完整的屍體都沒有留下。它的左舷中了一枚魚雷,但厚厚的裝甲保護了它,使它仍能以20節的速度向衝繩前進。
在“大和”的指揮艙內,伊藤中將表情漠然地佇立在旁邊,看著艦長有賀豐夫大佐手忙腳亂地指揮作戰。第二、第三波攻擊接踵而至,每波都有近150架飛機。米切爾的3個航母突擊群、16艘航空母艦的攻擊機幾乎全部出動。他也站在自己的旗艦“列克星頓”號上,但他是信心百倍地目送著一批批戰鷹遠去,又一批批把它們收回來。艦上的升降機一刻不停地運轉並把歸來的飛機送入底艙加油裝彈,把準備好的飛機從艙底送上艙麵,進行再次出擊。
“大和”號周圍的海麵上,魚雷像潔白的劍魚一樣橫衝直闖。有賀幸夫指揮著龐大的軍艦作Z形機動,然而,躲了這個躲不過那個,不斷有魚雷擊中“大和”,周圍護航的驅逐艦也有幾艘受傷,但它們仍緊跟著“大和”號不舍,試圖用自己的艦身為“大和”擋住魚雷,但收效不大。
美機中也有中彈起火的,但即便中彈了他們也力爭把魚雷和炸彈投放下來,其勇猛之態不亞於衝繩海域的日本特攻機。軍艦上的日本官兵見此情景有些想不通,因為長官一貫教導他們,大鼻子的美國人都是“膿包”、“軟蛋”。
“大和”號連續中了8枚魚雷,甲板上中了多少炸彈已不可計數。有賀和伊藤在指揮艙中看到傾斜器的指針已經指向18,表示艦體傾斜已達18度,左側的艙室不斷傳來進水報告。
“快,右艙室注水,恢複平衡!”有賀抓過通往右艙室的話筒,高聲命令著。這是唯一的挽救辦法,艦體傾斜到一定程度,就會翻沉。右舷輪機艙的水手匆忙打開注水開關。但這時右舷也被魚雷擊中,大量的海水突湧而進,100多名水兵來不及撤出,竟被淹在艙內。
魚雷仍在不斷地命中“大和”,艦體傾斜已經達到30度。左舷中板已貼近水麵,恢複平衡已經無望。有賀決定棄艦,但在棄艦前,他還必須完成一個動作:“轉左舵,艦首向北!”因為按日本民間習俗,死人應該頭向北。“大和”也應該這樣。再說,北方就是日本列島的所在,是日本人心日中“太陽升起的地方!”“大和”竭盡僅剩的一點動力扭動著笨重的軀體,但隻轉到一半角度,就再也轉不動了。
有賀請伊藤長官離艦,伊藤拒絕了。他站在傾斜的司令艙門口,盡力保持著身體的平衡。他握了握副官的手,反身把自己關在艙裏。艙裏的一切擺設物都滑到了一角。在沉入海底前的這一刻,伊藤不知應做些什麼。他想起等他歸去一起賞櫻的妻子,小覺黯然淚下。軍艦的傾斜度還在不可遏止地增大,炸彈的爆炸聲此起彼伏。
有賀也為自己安排好了結局,他怕萬一自沉不成被抓去當戰俘,就讓一個士兵找來一根繩子把自己綁在羅盤儀上,幾個士兵也想學有賀的樣子,他的副官則拔出指揮刀,準備切腹。有賀一腳把他踢翻,狂暴地大叫:“八格!年輕人要活下去效忠天皇,快跳海!”成群的士兵,有的穿著救生衣,有的抱著一塊木塊,匆忙奔向大海。
“矢矧”號已經沉沒、護衛的8艘驅逐艦4艘沉沒、其餘也均受創。下午2時25分,“大和”號終於橫倒在海麵上,主桅杆上的太陽旗也落入水中。彈藥艙中特製的1170發巨型炮彈隻打出了3發,隨著艙體的旋轉,這些炮彈開始猛烈撞擊,隻要有一發爆炸,就會引起全艦爆炸,“大和”號將粉身碎骨。
戰艦在急速下沉,就在沒入水麵的那一刹那,海麵形成一個深50米的巨大水窩,許多附近的落水者也被吸了進去。緊接著,彈藥艙在水下爆炸,濺起的水柱直衝雲霄,幾乎要吞噬低空掠過的美機。
“大和”魂歸海底,帶著伊藤、有賀以及2496名艦員。作為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象征,排水量6.8萬噸的巨型戰列艦“大和”號的沉沒標誌著聯合艦隊的徹底覆沒,同時也宣告了巨艦大炮主義的徹底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