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中提到的秀清村位於圓明園東南角,依山傍水,是一個進行秘密活動的好地方。根據檔案記載,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往秀清村送的木柴、煤炭就有兩千多公斤。清代皇家宮苑取暖做飯所用燃料都是定量供應,並有專門賬本,從不記入《活計檔》。同時,操辦這件事情的海望是雍正心腹,劉勝芳則是雍正醫療保健的總管太醫院院使。而檔案中的“礦銀”、“炭”等,是煉丹所用必需品。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從雍正八年末,雍正就開始在圓明園秀清村煉丹了。專家從《活計檔》中發現,從雍正八年到十三年這5年間,雍正先後157次下旨向圓明園運送煉丹所需物品,其中光煉丹用的煤炭就有234噸,此外還有大量礦銀、紅銅、黑鉛、硫磺等礦產品。由此可以想見幾年間秀清村煉丹的情景。
雍正服食的丹藥,除用於治病外,更重要的是補充元氣的濟丹,從不間斷。他曾將濟丹賞賜給心腹鄂爾泰和田文鏡吃。一般人們服丹藥總有所顧忌,怕與自己身體不相適應,出現意外的副作用,為此,雍正勸他們放心,說濟丹經過精心煉製,不論寒熱溫涼,效果殊異,確是一種有益無害的良藥,盡管放膽服用,不要有所懷疑。果然,鄂爾泰受命服用一個月後,向雍正奏報“大有功效”。
傳說丹藥是由紅鉛即童女初來之月經加藥物提煉而成,其實並非如此。丹藥是道士們經過多年的試驗,用礦物和草藥混合提煉而成,隻要用藥得當,在量的方麵作適當的調合,會有一定療效。婁近垣大概能做到這一點,所以他能為皇帝醫病健身。反之,如果道藝不高,醫術不精,急功近利,藥石亂投,則會適得其反,造成礦物質,如鉛、汞、砷等毒素中毒。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暴死。因事出突然,史籍又未記載他的病因,後人據此對雍正的死因產生了許多猜測。雍正死前的12天,《活計檔》中曾記錄——總管太監陳久卿、首領太監王守貴一同傳話:圓明園要用牛舌頭黑鉛二百斤。黑鉛是有毒金屬,過量服食可使人致死。100公斤黑鉛運入圓明園,之後不久雍正在這個園子內突然死去,史學家認為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直接證明了雍正之死,完全有可能是丹藥中毒造成的。
另外還有一點著實令人費解:雍正駕崩後隻隔一天,即八月二十五日,新君乾隆就下諭旨,驅逐煉丹道士張太虛、王定乾等人出宮,稱他們是市井無賴之徒,最好造謠生事。並將所有煉丹原料清除出宮。新君即位,百廢待興,乾隆卻惟獨對數名道士迫不及待地采取緊急措施。聯想雍正對丹藥的依賴,不由令人想到:莫非雍正皇帝真是服用丹藥中毒而亡?就在驅逐道士的同一天,乾隆還告誡宮內太監、宮女不許亂傳“閑話”,免得讓皇太後“心煩”。雍正剛死,究竟能有什麼“閑話”?皇太後為什麼聽了“心煩”?所有這些,不能不讓人推測雍正就是死於服用有毒的丹藥,死於煉丹道士之手。
對於雍正的真正死因,是民間傳說的屬實,還是專家們根據史料推測的正確,尚有待實物考證。好在雍正的泰陵一直沒有被盜。1980年,對泰陵進行了發掘,但沒有打開地宮,相信打開地宮之日,雍正到底是死於女俠利刃還是煉丹道士之手就會大白於天下。
宏偉建築下的冤魂與疑雲
泰陵陵區前三座高大雄偉的石牌坊,東西南各一座與大紅門形成一個四合院的格局,這在全國獨一無二。提起這三座牌坊,有一段令人倍感淒涼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