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慈禧太後定東陵之謎(1)(1 / 3)

她精心打造的那個讓老祖宗也感到無光的陵寢豪華到了什麼程度?她聚斂的財富是被誰,又是怎樣一掃而空的?盜墓者的下場又如何呢?巨大的財富最終落入了何人之手?

在清朝的曆史上,有一位不是帝王卻勝過帝王的太後,她就是人們所熟知的慈禧太後。這位讓一個日漸腐朽的封建王朝變得病入膏肓並最終滅亡的最高統治者,對自己百年之後的陵寢也不甘落後,修建了超過所有列祖列宗規模的超豪華型的寢宮,夢想著將自己生前的榮華富貴帶到地宮去繼續享受。可是惡人終究有惡報,就在她死後埋入生前精心雕琢的地宮僅僅20年,她的屍體就被她生前視為亂臣賊子的軍閥拋出了棺外,聚斂的財富被洗劫一空。

那麼,她精心打造的那個碩大的陵寢豪華到了什麼程度?她到底帶走了臣民多少血汗?

慈禧陵隆恩殿的“鳳在上龍在下”丹陛有何寓意?

地宮中真的有“金井”嗎?

那件罕見的織金陀羅尼經被是怎樣織造出來的?

她聚斂的財富是被誰,又是怎樣一掃而空的?盜墓者的下場又如何呢?勞動人民的財富最終又落入了何人之手?

據說當年盜墓匪兵打開慈禧棺蓋時,慈禧仿佛如生時模樣,是什麼原因讓她的屍身長時間不腐?

所有這一切,都是人們急於知道的。

有多少人為她殉葬

慈禧生於1835年,死於1908年,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安徽寧池太子兵備道惠征之女。鹹豐元年大選秀女,葉赫那拉氏被選入宮中,時年18歲,封為蘭貴人。

鹹豐七年正月,她被封為懿貴妃。鹹豐帝駕崩時,懿貴妃27歲,同治帝尊她為聖母皇太後,徽號慈禧。鹹豐帝臨終前,遺命載垣、肅順等八人輔政。慈禧勾結與英法聯軍談判的全權大臣恭親王奕忻,密謀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史稱“北京政變”,因事出在辛酉年,亦稱“辛酉政變”。八大臣全被撤職,賜載垣、端華死,將肅順斬首。慈禧從而爬上了垂簾聽政的寶座,奕忻被授議政王、軍機大臣。從此,這位從秀女一步步爬上太後寶座的女人,就開始了對中國長達48年的統治,成為了大清帝國實際的“皇帝”。1908年10月22日,慈禧太後因疾病身亡,卒年74歲。1909年十月初四日,葬入清東陵的普陀峪定東陵內。這位實際的統治者在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中,在她走入墳墓的漫長過程中,到底有多少人成為她權力的犧牲品,成為她的殉葬品呢?

東太後慈安是死在她手上的第一人。這位孝貞顯皇後在鹹豐皇帝死後,被同治帝尊為母後皇太後,上徽號為“慈安”,尊其生母懿貴妃為聖母皇太後,徽號為“慈禧”。因慈安居住在紫禁城東路的鍾粹宮,故稱東太後,慈禧居住在西路的儲秀宮,故稱西太後。

同治、光緒兩朝初年,慈安、慈禧兩太後先後兩次垂簾聽政。慈安為人老實,但也頗有見識。她曾屢勸鹹豐不要長夜宴飲。有時遇事也頗果斷。同治八年(1869年),慈禧派心腹太監安德海出京置辦龍衣。安德海等乘船隻順運河南下,龍旗招展,宛如天子出巡一般,沿途搜刮民財,激起民憤,山東巡撫丁保楨彙報宮中,慈安立命就地正法。此事引起慈禧的極大不滿。1881年3月9日,慈安暴亡,卒年45歲,因死時突然,故有傳為慈禧所害之說。同年9月入葬清東陵普陀峪定東陵地宮。

接著便是傳說中的麗妃之死。麗妃是主事慶海之女,他他拉氏,生於1837年,比鹹豐帝小6歲。初入宮號麗貴人,後又尊封為麗皇貴妃,其時居住在永和宮。同治十三年被封為麗皇貴太妃。光緒十六年死,時年54歲。

許多野史或戲劇中,將麗妃描寫成慈禧的眼中釘、肉中刺,因麗妃冒險保留了鹹豐帝的遺詔,事情敗露後,她含恨而死。有的文藝作品將麗妃之死處理為慈禧效法兩千年前呂後殘害戚夫人的手段,拔掉她的頭發,斬斷四肢,弄破聲帶,挖掉眼睛,熏聾耳朵,變為“人彘”,置於廁中受盡淩辱而慘死,隻不過將茅廁改為酒缸。據考證,麗妃並非死於慈禧之手,而是因病謝世,因此,這位貴妃之死不能算在慈禧頭上。

此後,同治帝、後之死也是慈禧的傑作。關於同治帝之死,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死於性病,究其原因,雖然表麵上與同治帝生前一些出格的活動有關,但實際上這對夫婦還是間接死於慈禧之手。那麼慈禧在同治皇帝和皇後之死這件事情上都有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