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經典(1 / 1)

“你看看我是不是老了?”“別人家都有鬼,為啥輪到我家就沒鬼了?我家不是這村人?”“你說的對就照你的辦,你說的不對照你個球。”

上一章講的是大事,這一章講小事,是曾經發生在本村並且流傳至今的許多經典小故事,從中可以了解村人的性格特征:誠實、正直、重情義、勤儉持家、遵守人倫道德,還有灑脫,還有倔強。

一、娘兒倆讓雞頭

這家人隻有娘兒倆,這日,家裏熬了一隻雞,娘把雞頭豁在兒子的碗裏。兒子孝敬母親,把雞頭夾回母親碗裏,母親又夾到兒子碗裏。如此再三,兒子就來氣,夾起扔到地下,氣刹刹說:“喂狗算球了。”

二、石頭碰腳

有一人赤腳在街上走,不小心被一塊石頭碰疼了腳,這人就來氣,使勁踢那石頭,越踢越疼,越疼越踢,疼到不能再踢時,這人就回家,取了一個錘子,返回去把石頭砸了個稀爛,氣猶未消。

三、騎車子上坡

一村民每天騎自行車到縣城附近一個石料廠上班砸石頭,半路有一麵大坡。平時,他都是悠悠蕩蕩不怎麼費勁就能騎過去,但是這日騎不過去了,停下了。正在這時,有一人路過,開玩笑說:“老了,不行了。”村民不服老,讓說話那人等著,自己推著車子跑回坡底,返身騎上使勁猛蹬,一口氣衝到坡頂,然後質問那人:“你看看我是不是老了?”那人隻好說:“不老,不老。”

四、我家為啥沒鬼

正月十五鬧紅火,除了踢鼓子拉花和踩高蹺以外,尚有人裝扮成邋遢老婆、獠牙厲鬼之類鬧場子。按陳例,鬧場子的人要每戶門前都要走一過場,以示尊重。這一日,扮鬼的這人因身體不適半路回家了,所以,以後在每戶門前走過場時就沒鬼可演了。有一戶的戶主不讓,非要那鬼回來不可,問他為什麼,他說:“別人家裏都有鬼,為啥輪到我家就沒鬼了?明明是看人下菜碟嘛,我家不是這村人?”直到扮鬼那人又出來裝神弄鬼鬧騰了一陣,方才罷休。

五、貨郎追戲子

村內有一個人看上了唱戲的二臘玲,遂便當貨郎跟著戲班子走,戲班子到哪村演戲,貨郎就跟到哪,為的是常睹二臘玲芳容。有人勸他:“戲子眼花,看不上你。”貨郎說:“我又不是非要她看上我不可,我看上她就行。”這話傳到二臘玲耳裏,二臘玲先是不當回事,但她不論走到哪裏,都能看見貨郎,時間長達年餘。於是有一日,她走到貨郎旁邊,買了他幾綹兒線,給了他一個銀元。二臘玲在銀元上咬了個牙印兒,對貨郎說:“我給你留個念想,你回家安心做生意吧,你養不起我。”貨郎把銀元收下,藏於懷中,回家大病了一場,從此安心務農,以後身染重疾,英年早逝。

六、孤魂野鬼跟我回家過年

有綽號沒油花子者,曆來不信神,有一年過年,他去墳地裏“請亡”,就是把列祖列宗請回家中供奉,直到正月十六再送回墳地,名為“送亡”。請亡時,這人忽發奇想:別人都迷信,我倒要看看到底有沒有神鬼存在,於是,燒紙後廣發號召:“列祖列宗,還有那些沒人朝理的孤魂野鬼們,都跟我回家過年去哇。”沒想到,當日夜裏,也就是大年夜,家裏亂成一團,敲盆子打碗,到處有異響,連剛包好的餃子也挪了位,有的掉地下,有的在甕旮旯裏。沒油花子終於相信神鬼難惹,不得不於當夜燒紙供奉說好話,再把神鬼送回原處。事後分析,餃子挪位可能是老鼠所為,而異響不斷則是因為“心癮”,心理上原就懼怕,失手打碗或有幻聽幻視都是可能的。

七、老貧農訴苦

這位老貧農,“文革”時被大隊幹部請來訴苦,他就訴說:“舊社會,我給地主當長工,掙不了幾個錢,光能賺個肚兒圓。早晨稠粥爛鹽菜,晌午黃糕蓧麵,黑夜一般是豆粥煮糕……”主持會議的幹部提醒他說:“讓你訴苦哩,說苦。”老貧農於是又說:“要說苦哇,最數六零年哩,能吃不能吃的都吃了,草根樹皮、秩子稗子、山藥秧子、西瓜蔓子、蕎麥花子,咱村餓死大幾十號人哩,那個苦哇……”還沒說完,就被村幹部攆下台了。

八、你說的不對照你個球

有位老貧農,大隊幹部讓他去開批判會,他不想去,幹部說:“毛主席教導我們說,階級鬥爭一抓就靈;毛主席還教導我們說,抓革命促生產”。這位老貧農挺起一根大板筋頂撞幹部說:“毛主席還教導我們說,你說的對就照你的辦,你說的不對照你個球!”就是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