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立了中國伊斯蘭教協會,中國各族穆斯林的宗教生活得到了充分尊重,社會地位真正獲得了平等。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伊斯蘭教在各方麵的發展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新氣象。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China Islamic Association)是中國穆斯林全國性的宗教團體。1952年7月由信仰伊斯蘭教各民族中的穆斯林知名人士包爾漢、達浦生等在北京發起籌備,翌年5月在中國伊斯蘭教第一次全國代表會議上正式成立。選舉包爾漢為主任、達浦生等為副主任。會址設在北京。
該會的宗旨是:協助人民政府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發揚中國伊斯蘭教優良傳統,愛護祖國,團結各族穆斯林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發展和加強同各國穆斯林的友好聯係,維護世界和平。該會成立以來,積極發揮全國廣大穆斯林同人民政府之間的橋梁作用。向人民政府反映他們的意願和要求,協調穆斯林與非穆斯林之間的合作關係,號召廣大穆斯林發揚愛國愛教優良傳統,奉公守法,加強團結,辦好教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中國伊協負責組織開展國際往來,組織人員出去訪問和參加國際會議以及有關的學術討論會,接待大批的外國代表團,包括從國家領導人到穆斯林旅遊團。同時,中國伊協接待國內的地方伊協和有關部門組織的各類宗教人士參觀團。中國伊協還參加地方伊斯蘭教協會的有關會議,並進行指導。中國伊協還對在國內的清真食品進行監製,發給他們哈拉裏經、哈拉裏證。中國伊協經常做來信、來電、來訪工作,及時了解情況和往中央反映情況。
2001年4月23日,中國伊斯蘭教教務指導委員會在北京成立。該委員會為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的專門委員會,由愛國愛教、德高望重、代表中國伊斯蘭教最高宗教學識和經學水平的大阿訇、大毛拉組成。其宗旨和任務是:在法律和政策範圍內,依據伊斯蘭教經典,對伊斯蘭教教義教規作出權威性的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準確解釋,編寫講經範本,提高伊斯蘭教教職人員水平,規範講經內容,反對利用伊斯蘭教搞宗教極端主義,積極引導伊斯蘭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教務指導委員會指導下麵的教務工作。
2006年5月8日,中國伊斯蘭教第八次全國代表會議在北京隆重舉行。全國各地的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塔吉克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等10個信仰伊斯蘭教民族的代表及教育、學術、經濟、文藝等各界的穆斯林代表360餘人出席了會議。
此次大會認為,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繼承和弘揚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協助黨和政府貫徹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穆斯林群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發揮了重要作用。
會議號召中國伊斯蘭教界要深入探討“珍惜中國伊斯蘭教團結進步發展的基本經驗”“維護中國穆斯林的良好形象”“促進世界基督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對話與和睦”等重大問題,繼續加強貫徹《宗教事務條例》,抵禦境外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及“解經”等工作,加強中國伊協領導班子建設和伊斯蘭教人才建設,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譜寫我國伊斯蘭教事業發展進步的新篇章。
中共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國家宗教事務局向會議表示了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