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第一次解放澠池後,上官子平視其形勢對自己不利,偽裝投降,所部受編為獨七旅,任旅長,並兼澠池縣縣長。由於他匪性難改,包藏禍心,一遇機會則凶相畢露。1945年5月26日,上官子平與土頑徐吉生、喬子榮密謀後,指使潛伏於澠池張大池區公所的內應芮克正等,對八路軍張大池區公所進行突然襲擊,當場打死區長嶽毓海等7人。上官子平又召集會議,布置叛亂時間、地點、暗號和方法步驟,並尋找借口將二分區派去的副旅長汪德清調離旅部,然後趁二分區主力外出作戰之機,上官子平率部在澠池縣多處同時叛亂,捕殺共產黨員。澠池縣委書記王舟平、副縣長張君英、獨七旅參謀長白雲等位同誌壯烈犧牲。陝縣警衛中隊隊長周子濤、陝澠獨立大隊隊長史漢三也相繼叛亂,陝縣黨政幹部犧牲縣、區政權遭破壞,政府財物被搶劫一空,抗日武裝被叛亂瓦解。接下來桂吾旅旅長郭連傑、團長趙連治也先後叛亂。這次叛亂史稱“豫西事變”。事變是一起有預謀、有計劃、有組織的反革命叛亂。事變發生後,二分區迅速從宜北、洛寧調回部隊主力進行平叛。經過洛寧的刀環寨、澠池的李莊寨和陝縣的觀音堂多次戰鬥,平息了叛亂,穩定了局勢,重新打開了豫西抗日根據地的局麵。
1945年8月6日上午,美國空軍向日本廣島投下一顆原子彈,一團巨大的蘑菇雲徐徐騰飛,廣島立即成為人間地獄,二十萬人死於爆炸之中。美國總統向日本發出一份通牒:無條件投降,否則將從空中以地球上前所未有的毀滅武器將日本全部毀滅。可是,等了兩天,日本卻還沉默著。8月9日中午,日本又挨了第二顆原子彈,地點是長崎。8月9日淩晨,蘇聯紅軍分四路進入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起全線攻擊。美國用原子彈襲擊日本,蘇聯人出兵東北,使日本朝野上下陷入空前的恐慌之中。9日上午11時,日本天皇召開禦前會議,對於是戰是和仍然爭執不下,最終不得不請天皇做出裁決。12日,天皇裕仁在防空洞裏召開了最後一次禦前會議。這位走到戰爭盡頭的統治者以悲愴淒慘的聲調,解釋不能再戰的理由,他不時用戴著白手套的手擦拭臉頰上的淚水。死硬分子們相繼起立,要求天皇準予照會盟國修改公告,如不修改就戰鬥到底,死裏求生。但是裕仁天皇堅持說:“為了營救萬民,以對祖宗在天之靈,如有必要,我準備隨時站在麥克風前,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此時,那些不可一世的戰爭狂人,不禁失聲痛哭。
1945年8月9日,毛澤東得知日本鬼子可能要投降的消息後,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指出:“中國民族解放戰爭的新階段已經來到了,全國人民應該加強團結,為奪取最後勝利而鬥爭。”命令各解放區要及時打擊敵人,收複失地,對敢於反抗的日軍堅決予以消滅。
8月10日,朱德總司令命令全軍向我包圍圈內的侵華日軍發出最後通牒,限期投降。遵照中共中央命令,王樹聲、皮定均指揮各支隊及地方武裝對拒絕投降之敵發起猛烈進攻,收複大片失土。
8月14日上午,天皇召集由全體內閣組成的臨時皇家會議,他穿著簡單的陸軍製服走進地下會議室。會議開始,主戰派和主和派又爭得不可開交。天皇打斷了他們的爭吵說:“希望你們都能同意我的結論:我們再也不能繼續戰爭。我希望你們所有的人,國家的大臣們,服從我的意誌,接受盟軍就投降問題的回複。我希望內閣立即起草一個天皇諭令,中止戰爭。”天皇的意見就是爭論的結論。天皇表態後,內閣起草了一個要中止戰爭的天皇諭令,並且準備製作講話錄音,15日的中午,日本天皇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
日軍的廣播裏反複播放日本裕仁天皇的《投降詔書》。
洛陽的日本兵聽到裕仁天皇的《投降詔書》,有些大笑不止,覺得自己終於可以不為侵略戰爭再流血死亡,可以投降回國了,有些大哭不止,為父子弟兄白白死在他鄉異國,結果換來的是戰敗投降,有些頑固不化的日本兵聽到裕仁天皇的《投降詔書》,悲痛欲絕,紛紛剖腹自盡,而那些頑固不化的戰爭狂人,仍然不肯放下武器,聲言要戰鬥的生命的最後一刻……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在陝北延安,中國共產黨中央和八路軍總部所在地,聽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後,萬人歡騰。街上張燈結彩,各處黑板報都用大字報道了勝利的消息。各機關和群眾的樂隊、秧歌隊紛紛出發旅遊。入夜,人們用柴棍紮起火炬,舉行了火炬旅遊。中共中央還把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直接播發給所有電台,王洛生打開電台,皮定均、徐子榮和張思賢聽著廣播,興奮不已,當夜他們弄來杜康酒,在窯洞裏徹夜長談,一醉方休。
第二天在根據地,皮定均和徐子榮還組織了規模宏大的慶祝抗日戰爭勝利的群眾大會,街上張燈結彩,旗幟飛揚,街道兩邊的牆壁上刷滿了標語,各地黑板報上都用大字報道消息。人不分男女老幼,不約而同地彙聚街頭和集會場所。歡呼聲、鑼鼓聲、歌唱聲、嗩呐聲交織在一起上下騰舞。政委徐子榮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抗日戰爭的勝利,是革命的勝利,是人民的勝利。”這時軍民一起振臂高呼口號:“慶祝抗日勝利,中華民族萬歲!”
此時此刻的延安,在人民歡慶勝利的日子裏,也是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最繁忙的時期。他們窯洞裏的燈光徹夜通明。但是,日理萬機的毛澤東在這一天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走出了窯洞,站立在門前的土台上。他聆聽人民喜慶的歡騰,眺望延安的黃土山脈、清澈的延河、高聳的寶塔,和邊區軍民一起,沉浸在民族解放戰爭勝利的喜悅中。與此同時,在八路軍總部的王家坪,朱德總司令為慶祝抗擊日本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正在舉行雞尾酒晚會,招待留延安的盟國友人。領導人在這個勝利的日子裏,無時無刻不回想起八年抗戰的血與火、淚水與歡笑……蔣介石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第二天,發表《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的廣播,在參考一戰各國對德國的懲罰措施後,決定不對日本采取報複性賠償,並勉勵國人不念舊惡,與人為善。一邊吩咐國民黨軍隊接受日本軍隊投降,一邊囑咐國民黨各戰區要廣泛接納投誠的日偽軍,對偽軍也要不念舊惡。
麵對龜縮在豫西不肯投降的日軍頑固分子,王樹聲、皮定均8月20日,再克登封縣城,殲敵2000餘人。接著又相繼攻克密縣、汜水、回郭鎮等城鎮,殲滅了大量敵人,收複大片國土,包圍古都洛陽,準備殲滅頑抗到底的日本鬼子。
正當王樹聲準備消滅或者接受洛陽日本鬼子投降的時候,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也受蔣介石委派,日夜兼程從豫西山區鑽出來急急忙忙向洛陽趕來。準備作為受降官,接受日第12軍在洛陽的投降。
蔣介石為搶奪抗戰勝利果實,還下達秘密命令,讓洛陽軍統組織向偽軍曉以利害,要求他們隻要向國民黨投誠而不是投奔共產黨,原來是什麼官職投誠後官職不變,要求洛陽的日本軍隊隻能向胡宗南投誠,不能向王樹聲投降;將豫西抗日根據地劃為個清剿區,派重兵進犯。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孫連仲在隴海線集結數十萬軍隊。第十五軍軍長武庭麟率部在地方反動武裝配合下,率先進犯新安、澠池。叛軍上官子平部也進占澠池縣城,國民黨軍隊所到之處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在新、澠地區大量殘殺抗日根據地工作人員和無辜民眾,春雷溝阻擊戰團團長查玉升率部與陝縣地方武裝在李村區春雷溝阻擊進犯的國民黨軍隊,掩護陝縣縣委、縣政府轉移。經兩小時激戰,打死打傷眾多國民黨軍人。
麵對複雜多變的形勢,中共中央發出“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指示。九月初豫西地委接到中央命令,為了促進重慶談判成功,和平解決國內問題,中央決定放棄包括豫西在內的各解放區。根據中央指示和上級黨委的決定,豫西一、三、四、五、六分區幹部戰士準備撤到豫南桐柏山區,同李先念的新五師會師;豫西二分區幹部戰士準備北渡黃河,撤至太嶽軍區。
豫西二分區指戰員在撤離豫西根據地的時候,痛哭流涕,悼念豫西事變中殉難烈士,為放棄豫西根據地萬分惋惜。中共豫西二地委、二分區幹部戰士北渡黃河後,在太嶽四分區所在地濟源縣南窯村召開追悼大會,悼念在“豫西事變”中殉難的烈士。
王樹聲率部南下桐柏山準備與新四軍第5師會合,皮定均的一支隊和地方武裝迅速集中,進行了整編。一支隊改編為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一旅,皮定均任旅長,徐子榮任政委。在告別豫西抗日根據地人民的大會上,徐子榮滿懷信心地說:“革命道路不是筆直的,有進也有退,退是為了再進。我們有黨中央、毛主席的領導,我們信心百倍!”
皮定均眼含熱淚說:“在豫西,是人民養育了皮旅,是人民支持了皮旅,因此我們才能打敗日本侵略者,建立革命根據地,我發自肺腑地說,沒有豫西人民,就沒有我皮定均的今天,沒有人民的擁護,就沒有今天的勝利。”說罷他一連鞠了三個躬。皮司令走下“慶祝抗日戰爭勝利”的會議舞台,老大爺、老大娘紛紛拉住皮司令的手說:“皮司令,你可要快點回來啊!”
皮定均說:“大爺、大娘,我一定會回來的!”
在八路軍撤離豫西的時候,為保存實力,河南省委決定豫西地區的縣委、縣政府及大部分區級以上幹部隨軍撤退,避免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皮定均根據情況,也接到上級的指示讓王陽梅到洛陽和葛攀樹團聚,因為杜金嬋快要生孩子了,命令王洛生攜帶著電台,配合王陽梅在洛陽地區潛伏下來做地下工作。並且交代他們聯係的地點在王天橫的墳前,到時候地下黨的領導同誌會在那裏和他們見麵,以後就服從地下黨領導同誌的指揮,開展工作。徐子榮特別交代他們,到洛陽至少要一段時間不工作,耐心潛伏。王陽梅他們依依不舍地和皮司令和徐政委告別,踏上了去洛陽開展工作的征程。
9月30日,皮定均部隊開始南下,地、縣、區黨政幹部及部分農會幹部、幹校教師、幹部家屬編了一個教導團,有兩千餘人。當時伊川獨立團團長張思賢同誌任地委委員兼教導員副政委,帶著母親、妻子和兩個孩子隨教導團南下。這支有男女老少組成教導團,當然沒有大部隊行動迅速。當教導團出了臨汶山口到達汝河北時,遭到了地方土頑焦道生部的襲擊,死傷將近30人。張思賢在擁護教導團撤退時腹部中彈,警衛員背著且戰且退,翻越三道山梁才到達安全地帶,然後用擔架把張思賢抬到舞陽,此時因長途跋涉又缺醫少藥,張思賢傷口感染,生命垂危。皮定均聽說張思賢生命垂危,急忙騎馬來看望他,皮定均一見到張思賢,就急忙安慰病危的張思賢:“思賢同誌,等到了大城市,就立即送你到醫院救治,你會好起來的,革命還需要你啊!”
張思賢有氣無力地說:“皮司令,我知道自己不行了。我十九歲就跟著共產黨鬧革命,變賣家產,拉起隊伍打日本鬼子,我無怨無悔,現在打敗了日本鬼子,還沒有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可惜革命還沒有成功,我已經先去了,我死不瞑目啊!”張思賢的老母親、妻子和孩子哭成一團。
皮定均泣不成聲地安慰著說:“思賢同誌,不要那麼悲觀失望,你一定會好起來的,你是黨的優秀兒女,優秀黨員,革命需要你啊,連毛主席都知道你張思賢的名字,你是豫西人民的驕傲,是伊川人民的驕傲。”
“皮司令,幹革命我高興,認識你我也高興,如果有來生,我仍然跟著皮司令鬧革命……”張思賢花沒有說完,已經溘然長逝,皮定均和張思賢的家人悲慟不已。
皮定均召集部分指戰員,為張思賢召開了簡短的追悼會,在會上簡短介紹了張思賢的生平:張思賢,生於1916年,字敬夷,伊川縣人。1937年,張思賢參加了中共豫西特委在伊川舉辦的小學教師訓練班,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8年,張思賢籌資在縣城開歇腳店,在呂店開雜貨鋪,以此作為黨的秘密聯絡點。1944年4月,日軍發動河南戰役,張思賢於7月在呂店竹園村建立了一支40餘人的抗日遊擊隊。9月,皮、徐抗日支隊到伊川,張思賢帶領地方武裝配合主力部隊英勇作戰,於當年10月建立了伊川縣抗日民主縣政府及獨立團,張思賢任縣長及團長……追悼會結束,皮定均命令戰士把張思賢同誌的遺體就地掩埋,做了標記,張思賢的家人哭聲震天,皮定均站在張思賢的墳頭說:“思賢同誌,我的好兄弟,你安息吧,你未竟的事業我們來完成,你的老母親和妻子兒女由組織上照顧,你放心的去吧……”
王陽梅和王洛生帶著杜金嬋正準備到洛陽去,老家有人捎來信說她二爺王瑞亭病危,讓他們先到老家去一趟。
王陽梅和王洛生來到家鄉,王文燦也回來了,三個人守在王瑞亭的床前,老人突發癱瘓,臥床不起,已經數天不吃不喝,生命快到盡頭了。王文燦哭著說:“爺爺,我長這麼大一直是爺爺照顧我,跟著爺爺上學,你可不能有個好歹啊,你如果有個三長兩短,我可怎麼活啊!”
王瑞亭有氣無力地說:“文燦,你是爺爺一手拉扯大的,也是爺爺親手害了你!”
王洛生說:“二爺,你怎麼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