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刺繡品中的虎鞋、虎枕、虎帽的淵源是什麼?哪些品種具有收藏價值?

中國人尚虎,既對虎的崇拜由來已久,遠古時期,龍虎文化並存。龍虎文化,始自遠古女媧、伏羲時期,經由夏、商、周、秦、漢,一貫而下,傳至今日。1987年6月,河南濮陽發現一處距今六千年的仰韶文化早期遺址,其中有座大型墓葬,在男性墓主身邊,首次出土了以蚌殼堆雕的龍和虎。它們的出土標誌著我們發現了華夏第一虎和第一龍,表明原始社會的晚期信仰中龍虎兩神並存的文化。我國少數民族對虎也很崇拜,彝族自稱是虎族,彝族服飾的刺繡紋樣均以虎頭紋裝飾,祭祀時以虎皮為法衣等,都是以虎為圖騰的遺俗。

虎是中國刺繡中廣泛表現的主題,虎頭鞋、虎頭帽、虎枕是虎文化在民間刺繡中的集中表現。其寓意主要是避邪和保護兒童。

虎頭鞋,寄托著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願。虎頭鞋又拙又乖的樣子十分逗人喜愛,鞋後而那個上翹的小尾巴,是集實用及形式完美的結合,小孩在玩的時候若脫落了鞋子,那虎尾巴就是他盡快將鞋穿起來的鞋拔。為了孩子初學步時不易摔跟頭,有的母親在鞋底兩側加上四隻虎腳,功能是加寬了鞋底,使小孩走動時更穩。小孩腳上的虎頭鞋與孩子學步時張著的雙臂,顛顛舉步的表情,兩者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而有趣的烘托關係。至於有些鞋上繡著的“五毒”,反映了母親的刺繡製鞋藝術,好像在說:“老虎鎮五毒,毒蟲已被踩死了”,表達了母親的誠摯之愛,體現了對古代文化的眷戀之情。

虎頭帽,我國北方農村小孩經常戴,樣式千變萬化。雖然個個都精描細繡、累絲嵌銀,但仍保持了虎頭的麵貌,突出了圓睜的眼,呼嘯的嘴,顯得異常威武。再加上耳邊的絨毛和釘在帽邊的響鈴,孩子戴上更是精神倍增。有的虎頭帽上有蝴蝶采花裝飾,寓意陰陽相交,人類新生命的誕生曹振峰先生在《中國民藝與中國虎文化》一文中這樣說道:“陝西有兩種小兒虎頭帽,一種是虎頭、虎耳、虎鼻上都繡有花朵,帽頂上繡一個大蝴蝶。還有一種虎頭帽,虎額上用綢布結成未開放的花蕾和綠葉,帽頂上繡一大蝴蝶,蝴蝶的頭是人頭,男性。這還不夠,帽頂上還插上落在梅花上的兩隻喜鵲喜鵲中間還插上一個穿肚兜,束小辮的娃娃,可以說把隱寓的外衣都剝去了。”將這種虎頭帽戴在孩子頭上,是一種生命繁衍的象征。可說虎頭帽在“避邪”的意義上又多了一層含義。

虎枕,在農家炕頭上是常見之物。虎枕大多是雙頭虎,長一尺左右,它既是玩具又是實用品白天它可以供孩子玩耍,晚上孩子困了頭往老虎身上一倒便進入夢鄉,而“老虎”卻服服帖帖、瞪著眼睛,守護著自己的小主人。有老虎的“神力”保護,還有什麼東西敢來侵害孩子呢?

縱觀我國上下六千年,濮陽西水坡有仰韶文化早期的龍虎蚌塑,夏有“龍旗虎曆”,商有“龍虎尊”,唐有“龍虎榜”,直到今天廣泛流行著的虎鞋、虎帽、虎枕,都表明中華民族具有生龍活虎的精神麵貌,中華民族虎文化源遠流長。

虎鞋、虎帽、虎枕它的流行區域主要是我國黃河流域地區。

對於刺繡吉祥紋樣文化內涵的了解,有助於刺繡的收藏及科學地分類,提高藏品的文化品位。對於一般刺繡品而言,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民間刺繡更具有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