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繡品極易變質、褪色、腐爛,收藏時應該采取哪些手段加以保護和修複?

織繡品是有機物,極易變質、腐爛、褪色和損壞,而且一旦發生損壞就難以修複。如果殘破織繡品的外觀與其當初的外觀相差甚遠,其收藏價值就大大降低了。

織繡品容易受環境和時間的因素而發生異變,因此,收藏後應進行及時、妥善的保管。如不加以妥善保管收藏,其成色、品質及狀態非常容易惡化。織繡品一般怕光、怕濕,又怕過於幹燥。光照會加速織繡品的褪色和纖維老化,濕度會使織繡品長黴或腐化,太幹燥會使之脆化斷裂。所以,收藏織繡品時要注意將織繡品安放在避光處,如果收藏量較大,最好有專門的包裝箱,以及溫度和濕度的控製設備,可以做到隨時調整溫度和濕度。濕度控製也可通過通風和幹燥劑的使用來達到。此外,要注意防蛀防黴,在織繡品的安放處定期放入樟腦,或其他防蛀防黴劑。

織繡品最好平攤平放。放置的器具(如抽屜)要淺而大。藏品和藏品之間可以用白色薄紙隔開。要準備一些大而淺的紙盒,以備欣賞和研究時取用。

織毯類常被懸掛陳列,要注意防止觀者用手撫摸。收藏家自己整理時也要帶手套。珍貴的作品,也不宜讓人近距離觀察,以防呼吸中的水氣和細菌進入織繡品。收藏家或研究者需就近分析觀察時,可帶口罩。

另外,織繡品的裝裱方法對刺繡品的保存也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刺繡的裝裱分兩種,一種是軟裱,一種是硬裱。

軟裱:和中國的傳統字畫裝裱方法一樣,直接裱在特殊的紙上。

特點:攜帶方便,便於運輸,宜於收藏,無論大小都可卷起來收於特製的筒中。刺繡作品裝裱時要求針腳短,做工需要特別精細。主要缺點是:容易受天氣潮濕或幹燥影響而收縮變形,在裝裱過程中需要用水先把繡品浸濕,刺繡時用的絲線應具有一定的光澤度,浸水後容易使絲線失去光澤,從而影響繡品的色彩。裝裱時間,大約需要一周。

硬裱:是現在裝裱繡品過程中常用的裝裱方法。繡品完成後,直接在繃子上就把繡好的作品用膠粘在專用薄木板上,待膠完全粘牢後取下繃子,配好裝飾性的卡紙,然後裝框。

特點:色彩不失真,收藏時不易變形,裝裱時間短。但大的繡品不利於攜帶。

以上為織繡品的保護手段,這是一般收藏者很容易做到的,而織繡品的修複工作則是一項非常專業的特種技藝,必須有一定專業經驗的人才能做到。所以在織繡品發生變質、腐爛、褪色和損壞的情況下,一定不要自己動手處理,以免給織繡品造成更大的損傷,必要時可請專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