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仙洞在東漢時廟名為“元同庵”,三國時改為“長興觀”,晉朝時為“興元庵”,隋朝更名為“元修庵”,唐朝改名為“淮賓寺”,宋朝改名為“淮山寺”,元朝更名為“元靜庵”,明朝改為“硤石寺”,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稱為“清天觀”。它不僅是淮上有名的風景聖地,自古以來更是文人墨客遊覽駐足之處。兩千年來,唐代詩人林逋、趙標,宋代詩人王安石、夏子鳳、袁芳、李樞,明代劉源長,清代陳邦簡、謝開寵、謝均育、吳坤修、李玉書等人,都在這裏留下詩篇佳句和字畫碑刻。明代詩人劉源長的《登茅仙山》雲:“空石梯鬆踏眾芳,翹高畏險入仙堂。靈岩有瀑晴疑雨,古洞無風暑亦涼。閑看水雲僧自在,浪遊沙島鳥回翔。平湖一望天南小,極目煙林樹萬行。”寥寥數語,將雙峰山和茅仙古洞描寫得高渺幽深,不可名狀。
對茅仙洞景區,鳳台縣人民政府於1985年對其進行了整修,2006年又從真洞開鑿至雙峰山北,貫通南北,新洞道兩側壁有石室,燈光點點,供遊人小憩。現在的茅仙洞常年遊客絡繹不絕。
硤石晴嵐
硤山口,位於鳳台縣城西南四公裏處,是八公山南麓的一處名勝。據清代光緒十八年(1892)《重修鳳台縣誌》載:“硤石南麓交錯,阻遏逼蹙,禹鑿寬,本兩山而疏之,非一山鑿而兩之也。”世人為紀念大禹治水功績,在西硤石西側山上建有禹王廟,名山曰“禹王山”。禹王廟後來毀於日本人的轟炸,而今遺址尚存。明代詩人傅君錫稱此山為“淮上名山”,並賦《硤石晴嵐》詩:“何時鑿得此名山,夾束淮水列兩班。鳥度高峰千仞窈,人行空硤幾層灣。朝霞暫卷嵐光霽,旭日初勻樹色斕。自是化工神點染,撥開宿霧見真顏。”孫少候重遊硤石山口時撰詩:“硤石留奇跡,千年仰禹功。長淮開戶牖,大地壁鴻蒙。水激盤渦險,天高巨野空。平生瀏覽處,一別五秋風。”詩人們讚禹王治水之功和硤石晴嵐之景,而今觀之,仍令人目駭神搖。東、西硤石高各約六七十米,兩岸懸崖峭壁,如斧鑿刀削,兩山相距約六百米,淮水奔流而過,水霧縹緲,雲煙莫測,十分險峻。東硤石自東南而來,如虎東踞,西硤石自西北而來,如龍西盤。
硤石口為淮上創造了奇觀,在曆史上,它也是據險屯兵之地,秦晉、魏梁、宋元都在此發生過戰事。現今西硤石的西南角約三十米處的懸崖峭壁上還遺存有宋將夏鬆築城石刻,縱六尺二寸,寬四尺四寸,共刻字八行,每行十二、十三字不等。如今山頂禹王廟舊址和山腰居民區內的古城遺址還依稀可覓。古城街巷縱橫,青石道路,古宅舊牆,布局曲幽,有著濃鬱古樸之味。
西硤石山頂懸崖峭壁上建有一亭,名曰“慰農亭”,亭旁有一棵千年皂角樹,亭南依山建有一廟,名曰“大王廟”,為西硤石增加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慰農亭係瓦頂飛簷、石柱鼎立,亭內有一四方石桌,四周置有青石條凳。橫額刻有“慰農亭”三個大字,意為與民共遊和憩息。兩邊石柱上刻有楹聯:“選勝值公,閑看淮水安瀾硤山拱秀;係懷在民,惟願春糧恒足秋稔豐登。”涼亭建於清光緒丁醜年(1877)重陽,係鳳台縣知縣顏海颺所書。亭西旁的千年皂角樹,綠蔭遮地,盤根錯節,枯洞怪枝,優美蒼勁;亭南的大王廟裏,常年香煙繚繞,均是來往船家至此登岸所為。1992年因硤石山堵水,從西硤石口西側,拓寬一百多米的泄洪道,保留了“慰農亭”。變化錯落的懸崖峭壁,猶如孤島,又為慰農亭增加了奇特風采。在此次拓寬挖掘工程中,發現西硤石地下,有新石器時代漢、隋、唐三個文化層,清理漢代墓葬十二座,唐代中型磚石寶室墓——元帥墓一座,銅礦冶煉遺址兩處,漢井十二口,窯址一處,共出土有價值的文物標本兩百多件,為研究漢、隋、唐時期淮河流域古文化提供了豐富資料,同時也增加了西硤石曆史文化的內涵。如今這裏已成為茅仙洞旅遊區的一個亮點。
晚照西湖
位於下蔡古國西南有一大湖,人們俗稱為“西湖”。《水經注》中稱為“尉升湖”。古與淮河、東西淝河連為一體,周圍數十公裏,由於長期淮水泛濫和破黃入淮等原因,“尉升湖”逐漸淤塞。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發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沿淮兩岸修築了大堤,將湖隔開。20世紀50年代初,省農業廳在“尉升湖”裏開溝屯田、辟建農場,在壽縣境內的命名為“壽西湖農場”,在鳳台境內的命名為“東風湖農場”。
古之“尉升湖”,煙雨浩渺,碧波蕩漾,漁帆點點;湖中高崗稀疏的村莊,猶如孤島綠洲;湖岸四周,一行行楊柳,頂如巨傘;執竿垂釣,性靜心怡。岸邊叢叢蘆葦,年複一年為人們帶來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