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對此蒙在鼓裏,上有所好下必附焉。這時北京城裏的舊貨鋪子把庫存的破衣爛衫都拿出來賣個好價錢,舊衣服往往賣得比新衣還貴。有些窮京官兒買不起,隻好將新衣做舊,把新袍子挖幾個破洞弄點髒墨水再打上補丁。道光皇帝上朝的時候,看見滿朝文武都穿著舊衣破袍,龍心大悅。他認為自己倡導的勤儉節約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於是將這場節儉秀演繹得更加生動。
在道光皇帝的影響下,表麵看起來官場風氣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其實官員們私下裏奢華依舊。他們穿著舊衣破袍行走在宮門內外,就像模特走在T型台上,既然皇帝喜歡他們這樣秀,他們隻好投其所好。
大清王朝因為道光皇帝的身先士卒,讓權力係統陷入這種虛幻的節儉風氣之下。盡管如此,也擋不住這些銀庫的官吏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大肆貪汙。這讓駱秉章憤怒不已,他問庫官,你們這麼大肆撈取灰色收入,皇帝知不知道。如果已奏明皇帝,我就遵守你們的遊戲規則,收取這筆灰色收入。如果沒有奏明皇帝,我是一分錢不敢收取。
駱秉章這句話是明知故問,他知道這幫庫官本來奉行的就是灰章程那一套,哪裏還會有膽量讓皇帝知曉?
庫官們見駱秉章不屑於與他們這些人同流合汙,也不強求。可是庫官們不能因為來了這麼一位油鹽不進的禦史,就斷了自己的財路。庫官們在沒有摸清底數的情況下,就將自己的利益分潤規則說了出來。既然事已至此,他們也不打算再作隱瞞,直接將話挑明了說:“既然駱大人不願意收取自己應得的那份,我們兄弟還要收啊!”言下之意是說,既然你不願意和我們共同發財,也請你不要擋了我們的發財道。
駱秉章見對方大言不慚,自己也不隱瞞觀點。他告訴庫管,如果這件事損害了朝廷利益,那麼他就要認真考慮。如果對無損朝廷利益,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他平生從來不受任何人挾製,如果他拿了這份灰色收入,就沒法做到秉公辦事了。
對於駱秉章而言,生活在那樣一個社會環境中,政治製度存在著那麼多的漏洞與誘惑,什麼樣的人能夠長期頂得住?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這是一項難度係數極高的活法,幾人能夠做到?除非不在河邊走或是不穿鞋。他駱秉章也是人,同樣有妻兒老小,有七情六欲,也要生活並且也要體麵地生活,自己有道德堅守,家人的反對之聲,現實的橫比豎看,外界的進攻利誘,同僚的諷刺打擊,十有八九要被拖下水。清官的生存環境很艱難的,是在夾縫中掙紮。對上,必須同皇帝搞好關係,皇帝一旦翻臉不認他這個清官,他是苦了自己又苦了家人;中間,他還要和官場中的腐敗勢力苦苦周旋,隨時防範致命的傷害,還要運用妥善的方法抗擊腐敗勢力;對下,要關注民生,為百姓饑苦奔走。
可以這麼說,駱秉章在做出選擇的同時,就等於在這個世界選擇了一種最累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