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闖關遊戲(2)(1 / 2)

鹹豐皇帝在詔書裏隻是簡單點出了地方官員的這個問題,卻並沒有揪住不放。他在詔書裏要求河南巡撫英桂查明原因上奏,這裏可以將其視為鹹豐皇帝對禹州知縣朱光宇等地方官員的警告,同時又給他們預留了極大的補救空間。

所謂最好的補救方法,不過就是在暗示他們要在最短的時間裏將那些“披猖”的“土匪”剿滅。其實在這裏鹹豐皇帝已經知道這些所謂的“土匪”究竟是什麼人?,知道他們是因地方官府的浮收勒折而被逼造反的鄉民。他不滿意的地方是,地方官府沒有說清楚緣由,有事瞞著他這個皇帝,以至於事態蔓延。他警示那些處事不利的地方官員,以後做事不要拖泥帶水,要當斷則斷,不要留下任何後遺症。

麵對官民爭利局麵,皇帝輕輕放過了那些蠹民的地方官,而對那些被逼造反的聯莊會鄉民卻無情地背過臉去。其實鹹豐皇帝又何嚐不想通過這樣的事件來整頓吏治,可是時局容不得他在權力係統做過多的文章。

此時的太平軍已經橫掃大半個中國,如果此時再對這些效忠於清廷的地方官們下手整飭,恐怕會進一步動搖政治體製,在穩定大局的政治需要下,鹹豐皇帝選擇了犧牲那些鬧事的百姓,而對叛亂分子的無情打擊,也將震懾其他蠢蠢欲動的人。

在封建官家製度下,如果我們把皇帝看做一部權力機器,那麼官員則是機器上的零部件,普通老百姓則是權力機器運作的具體對象。權力機器通過它的各個零部件來掌控著老百姓的一切,並憑借其強製力量索求百姓們的供奉。

老百姓雖然不是權力機器的一部分,可他又實在無法擺脫權力的控製。

皇帝做為帝國權力的一把手和帝國意誌的抽象化身,他知道皇權存在的根本基礎並不在於官,而在於的是天下百姓。隻有百姓歸心,他的權力機器才會平穩運轉。在帝國的權力結構中,老百姓供奉錢糧,官員們則享受著俸祿。由此俸祿就成了權力機器零部件運轉的潤滑劑,如果俸祿太少的話,權力機器會鏽跡斑斑,難以運轉;潤滑劑太多的話,機器容易打滑,同樣運轉不利。

如果我們將老百姓和官員放在一個天平上麵稱量,沒有哪個聰明的皇帝會看不出來官員的那一段會高高地翹起,因為老百姓要重的多。當官員出了問題,影響到權力機器運轉的時候。皇帝不但不反對,甚至鼓勵百姓告官。在這裏,百姓告官,事實上也是加強皇權的一個途徑,因為它從某方麵可以起到幫助皇帝監督官員的作用。

對於皇帝來說,百姓可以遵循體製規則做一切事,有冤申冤有怨訴怨,但是你不能造反。造反就是反對皇帝,對抗體製,將自己與所生存的世界對立起來。這是皇帝們絕不允許的。所以,將聯莊會叛黨與雖有劣跡但是聽用的知縣放在一起二選一,鹹豐皇帝嚴懲叛黨而放過知縣就是最自然不過的事。

河南巡撫英桂本來就是浸淫官場多年的老手,他很容易地就從鹹豐皇帝的詔書中讀出了其中的玄機。他在接到詔書之後,加大了地方平亂的力度,派遣新任開封府知府趙書升率領精銳部隊猛攻聯莊會餘眾,擒殺百餘人。鹹豐皇帝在收到捷報後,就再也沒有責問過地方官員違法之事,而是再次下詔命令追剿散匿於鄭州、密縣和禹州各地的餘匪。

對於聯莊會最終走上造反之路,作為聯莊會首領之一的嶽三教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可以說,正是在以他為首的主戰派的囂嚷下,劉化鎮才被裹挾進這場抗糧造反運動。攻城失敗後,他又與劉化鎮一起逃到了密縣。意誌早已崩潰的劉化鎮見大勢已去,隻好選擇自殺。雖然嶽三教南下襄城聯結當地聯莊會取得成功,但是在禹、密兩地官兵的聯合圍剿下,依然沒有逃脫失敗的命運。

兩地聯莊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雖然有自身原因,但也和他們遇上自己的命中克星——禹州知縣朱光宇有很大的關係。

朱光宇的彪悍作風在這次平亂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他的脖頸被飛彈擊傷,仍然堅持輕傷不下火線督兵奮戰。他親率人馬追殺至順店東的潁河邊,潰逃的聯莊會人員一半赴水溺亡,一半被官兵圍殲。嶽三教雖然在這場毀滅性的戰鬥裏得以僥幸逃脫,但是不久之後還是遭到了官兵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