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晉惠帝癡呆之謎(3 / 3)

元康元午二月,楚王瑋到達洛陽。三月初八晚上,盂觀、李肇向惠帝誣告楊駿謀反,賈後立即寫好詔書,以此罷免了楊駿官職,同時宣布戒嚴,命東安公司馬繇(司馬懿之孫)領殿中兵四百人“討伐”楊駿,楚王瑋領兵守衛司馬門(皇宮的外門)。楊駿的外甥段廣官居散騎常侍,就在惠帝身旁,他跪下求道:“楊駿沒有兒子,豈有謀反之理,請陛下明察!”惠帝聽後,呆若木雞地一言不發。他扮演的是一個傀儡的角色,本來就做不了主。可憐楊駿也是內心虛弱,沒有應付非常事件的魄力。眾官聽了,知道無法挽救,紛紛散走,把楊駿丟在府裏等死。楊太後得訊,寫帛書射向宮外,號召:“救楊太傅者有賞!”賈後借此聲稱太後參與謀反,命東安公繇立即領兵出發。他到了楊府,不知虛實,就先放起火來,又命弓箭手從高處向府裏亂箭射去。楊駿的衛兵被堵在裏麵,隻能躲起來避箭,不敢抵抗。楊駿逃到馬廄裏,結果被兵士搜出,亂刀砍殺。孟觀等也捉拿了楊珧、楊濟以及段廣、劉豫等人,全族夷滅,一共殺了好幾千人。

第二天,賈後矯詔,命太後移宮,太後母(楊駿妻)龐氏免死,並與太後同居。她一步緊一步,唆使臣下上奏,先是準請廢太後為庶人;再準奏龐氏不得免死。可憐這個楊太後,當時抱住母親,哭哭啼啼地向賈後稱妾,哀求免其母一死。可這一切又有什麼用呢!龐氏終於死在賈後的刀下。次年二月,楊太後也被活活地餓死在金墉城的冷宮裏麵。

這次政變,可以說是“八王之亂”的序幕。楊氏集團被消滅後,汝南王亮入朝輔政。楚王司馬瑋因協助賈後政變有功,也以衛將軍領北軍中侯,在中央握有兵權。亮、瑋之間因而發生矛盾。賈後認為亮、瑋二人都妨礙了自己專權,便又施展手段,在這一年內,先下詔叫楚王瑋殺死汝南王亮,然後又以“矯詔”(偽造詔書)的罪名,殺掉楚王瑋。

賈後殺掉亮、瑋二王後,大樹自己黨羽,專斷朝政達八九年之久。299年,賈後與太子司馬溫的矛盾又爆發了。太子是惠帝長子,不是賈後所生,隨著年齡增長,對賈後的專橫跋扈漸露不滿之意,引起了賈後的忌恨。這一年,賈後廢掉太子。太子無罪被廢,引起一部分擁護太子的朝臣不滿。300年,他們與當時握有軍權的趙王司馬倫密謀廢賈後,複太子。趙王倫當即答應參與行動。但是,他平素與賈後親密,害怕太子複立會對自己不利。於是,一麵行使“反間計”,挑動賈後用毒藥害死太子;一麵又借口為太子報仇,領兵入宮,廢掉賈後。賈氏黨羽也被一網打盡。

趙王倫利用賈後和太子的矛盾,一箭雙雕將賈後和太子盡皆除掉,奪得政權。第二年,索性廢掉傀儡惠帝,自己做起皇帝來。

趙王倫自己稱帝,馬上激起其他宗室諸王的反對。齊王司馬冏聯合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等起兵討伐趙王倫,趙王倫也調兵遣將迎戰。雙方的軍隊在洛陽附近酣戰了兩個多月,死亡近十萬人。結果,趙王倫兵敗被殺。齊王司馬冏輔政。不久,河間王司馬顒聯合在洛陽的長沙王司馬義,又對司馬冏發動進攻。

303年,司馬顒又聯合成都王司馬穎,殺掉司馬義,打敗司馬越,控製惠帝,掌握了中央權力。305年,東海王司馬越再次起兵攻打司馬顒。司馬顒聯合司馬穎率軍反擊,結果戰敗逃走。次年,司馬越的軍隊攻入長安,把惠帝又劫回洛陽。這年,司馬穎、司馬顒先後被司馬越的勢力殺死,惠帝也被司馬越毒死。司馬越另立惠帝的弟弟司馬熾為帝,是為晉懷帝。

一個白癡皇帝加上一個凶悍的皇後,就此把西晉王朝領進了一條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