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光緒帝—宣統帝,三朝皇帝個個絕後。人們不禁要問:愛新覺羅氏皇族到底怎麼啦?大清國到底怎麼啦?
同治帝19歲死去時,身後沒有留下一男半女。認為皇帝死時皇後阿魯特氏已懷有龍種的,隻是野史之說,信史未見確鑿材料。清代皇子、皇帝大多正式結婚前已有性生活,娶嫡福晉之前就生有子女的也有不少先例。同治帝於同治十一年(1872)九月舉行大婚典禮,死於同治十三年(1875)十二月,單從大婚之日算起,他與眾多的後妃宮女生活了兩年零三個月時間,居然沒有留下一點骨血,已屬不可思議。
光緒帝,38歲死去,身後竟然也沒有留下一男半女。光緒帝娶有一位皇後,有名分的妃子兩名,身邊還有成群的妙齡宮女。他於光緒十四年(1888)十月大婚,至光緒二十四(1898)年八月被囚禁瀛台,近10年時間,雖然政治上難以伸展手腳,基本上是個傀儡皇帝,但性生活還是有較大自由度的,尤其與他寵愛的珍妃,婚姻生活堪稱甜美。葉赫那拉氏入主後宮幾十年,光緒帝對她幾乎沒有興趣,但也絕不是沒有碰過半個指頭,史家說“承幸簿”很少留下光緒帝與皇後的性生活記錄,“很少”不等於沒有,盡管極有可能這是皇帝受“親爸爸”所懾的逢場作戲。不幸的是,皇後也未能為皇帝生下一男半女。
宣統帝,活了61歲,與同治、光緒帝一樣也是絕後。
同治帝—光緒帝—宣統帝,三朝皇帝個個絕後。人們不禁要問:愛新覺羅氏皇族到底怎麼啦?大清國到底怎麼啦?
對此,筆者廣泛涉獵有關史書、傳記,未見研究結果。探討這三位皇帝為什麼沒有生育能力,雖然對研究清史,尤其對研究大清國皇權統治具有重要價值,但難度顯然很大。主要是皇帝本人早就過世,那個時代的禦醫不敢探究此事,沒有留下直接的醫學資料,研究很難下手。於是,為何連續三位清帝都未生育,成為一團疑雲,浮懸於史海上空。
一種觀點認為,近親婚配是導致三朝無嗣的主要原因。這一觀點從現代醫學角度透視分析,認為清末三朝皇帝都未生兒育女,與滿洲皇族的婚姻習俗有關。按照滿洲皇族的婚配習俗,丈夫死後,允許妻子轉嫁丈夫的弟弟,甚至可以轉嫁兒子或侄輩。這種原始的婚俗,把女人當做一種財富和交配工具。清太祖努爾哈赤、大清國開國皇帝皇太極及其兒子順治帝的婚配,都是典型的近親婚配或亂倫婚配。建州女真的領頭人努爾哈赤,為統一女真各部落,娶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的女兒為側妃,開與蒙古部落聯姻之先河。後來,他的四個兒子都娶蒙古女子為妻。尤其是他的第八子皇太極,為了對付強大的明朝,積極推進滿蒙聯姻。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後,冊封的五宮後妃都來自蒙古博爾濟吉特家族,其中三位漂亮的後妃論輩分乃是姑侄。先是姑姑博爾濟吉特氏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嫁給時為貝勒的皇太極,後尊稱為孝端文皇後,生了3個女兒;接著,天命十年(1625)春,她的年僅13歲的侄女又嫁給當時仍為貝勒的皇太極,後被封為永福宮莊妃,生了順治帝福臨,還生了3個女兒,後被尊為孝莊文皇後;之後,天聰八年(1634),她的另一位26歲的侄女,也就是莊妃的親姐姐,也嫁給了繼承汗位多年的皇太極,被封為宸妃,生過一個兩歲即夭的兒子。有人統計,皇太極在位期間,滿洲貴族僅與蒙古科爾沁部聯姻就達18次之多。皇太極之子順治帝與其父親一樣,也是近親婚配或亂倫婚配:孝莊文皇後的兩個侄女,都嫁給了順治帝,一個封為皇後(即孝惠皇後,後被廢降為靜妃),另一個封為淑惠妃,順治帝娶的這兩個妻子,是他同一個親舅舅的兩個女兒,都是他的表妹;後來,孝莊文皇後的一個侄孫女,又嫁給順治帝為妻,後被封為孝惠章皇後。這就是說,順治帝不僅娶了兩個表妹,還娶了表侄女為妻。而從蒙古科爾沁部首領莽古思的角度來講血緣倫理,他將女兒(孝端文皇後)嫁給了皇太極,又將兩個孫女(孝莊文皇後、宸妃)嫁給了皇太極,後又將兩個曾孫女(靜妃、淑惠妃)、一個玄孫女(孝惠章皇後)嫁給皇太極的兒子順治帝福臨。至清政權入關中原後,並不斷親,而是加強與蒙古各部落的政治聯姻,仍為曆朝清帝奉行的基本國策。這裏邊,也存在著近親婚配甚至亂倫婚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