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少年精神”的亢進麵貌(3 / 3)

李隆基在做了三年的衛尉少卿之後,於景龍二年(708)四月,受太子李重俊叛亂的牽連,被降職任命為潞州別駕。別駕即是州的副長官,主管一州的兵馬事。景龍三年(709)中宗李顯冬至祭天,這是中宗複位之後三年來的第一次,因此十分隆重。朝廷中的文武百官、皇室成員以及分封在外地的諸王都要回京參加,李隆基兄弟也被召回京師。大典之後,李隆基就留在了長安,住在隆慶坊。這一年他25歲。李隆基住在長安之後,對朝廷的形勢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他看出一場政治變亂將是不可避免的。李隆基卻並不甘心做一隻菜鳥,他渴望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

隻有經曆了暴風雨的洗禮,他才能讓別人見識到自己並非一隻凡鳥,而是一隻神鳥。

留在長安城閑居的李隆基並沒有一時一刻的閑著。他結交並搜羅一些有用的人才,增強自己的力量。李隆基首先找到了前朝邑縣尉劉幽求,這個人非常有頭腦,在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兵變時,他就建議找機會幹掉武三思,但桓彥範不聽,結果都被武黨害死。李隆基結識劉幽求之後,便積極與他商討大計。另外,李隆基還爭取到了尚衣奉禦王崇曄、西京苑總監鍾紹京等人,這些人雖然都是皇宮中下層人物但都是有實權的人物。

王崇曄掌管皇室的服裝和車馬,清楚皇宮內的動靜;鍾紹京是皇宮內苑的總監,對宮內門庭道路了如指掌,具有出人禁宮的方便條件,而其手下的親信丁匠百餘人,這些都成為臨淄王私自招募的武裝。李隆基在做衛尉少卿時,就已開始與“萬騎”中的中下層官員結識相交。此次回住長安,李隆基與他們走得更勤,玩得更嗨了。

這時候,韋後的失誤給李隆基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作為一個有野心,意圖步武則天後塵的女性,韋後還是有獨到眼光的,也早已意識到禁軍的地位的重要性。她在中宗時就已經在悄悄地做工作,也逐步掌握了對禁軍“萬騎”的控製權,將羽林軍的領導權交給了親信韋播等人,並且還把持了長安城的警衛防務。但韋後忘了一點,當初李世民控製禁軍靠的是情感和利益拉攏,而她卻是強行奪權。她的強行奪權引起了“萬騎”中那些猛人們的極大不滿,尤其用人上的失誤,為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韋播根本不是成事之人,他得到禁軍的領導權後為了樹立個人淫威,將冷酷進行到底,常常對手下士兵施以嚴厲的刑罰,從而激化了矛盾。李隆基乘機勸誘萬騎果毅葛福順、陳玄禮等人參加謀劃,以圖消滅韋黨。這些嗜血的猛人們有的是殺人的手段,但性格深處愛憎分明,李隆基沒費多少周折就將他們拉進了自己的陣營。

當中宗突然去世、韋後臨朝稱製的消息傳來之時,李隆基笑了,他知道自己一直以來等待的機會終於出現了。隨後,他與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兵變誅殺了韋後,這是他第一次以男主角的身份參與演出,幹得相當漂亮,也因此一炮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