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盛世麵影下的妖冶2(1 / 1)

【宦寺如刺】

唐朝初年對宦官的控製很嚴,基本上沒有宦官參與國家政事的事例出現。女主臨朝,是東漢宦官興盛的原因,但武則天不像東漢那些女主們要憑借宦官成為自己和男性大臣溝通的橋梁,這一階段宦官沒形成什麼勢力、品級也都很低。到了李隆基時,卻因為高力士一人而發生了大的轉變。當高力士還是在武則天手下時,《新唐書?高力士傳》記載:“(高力士)長六尺五寸,謹密,善傳詔令,為宮闈丞。“

李隆基為臨淄王時,高力士就慧眼識英雄,“傾心結納”。後來李隆基發動兵變,討平韋後逆亂,高力士立下首功,被提升為內給事。後來又在討太平公主一役中立下功勞,被提升為右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成為宦官中的第一人。 李隆基對高力士極為信任,“四方奏請皆先省後進,小事即專決”,開了宦官處理國家政務的先例。 高力士對李隆基也是忠心耿耿,公平地說他沒利用李隆基對自己的信任胡作非為,他很善於窺伺李隆基的心事,可以說是所有人當中最了解李隆基心事的人,他又小心謹慎,知道適可而止,所以李隆基極度寵信他,外人對他也沒有很壞的評價。

高力士精力充沛,不愧“力士”二字,他忠心侍奉主子,大事小事無不辦得穩愜,深得李隆基歡心。休假時也不出外,睡在大殿的帷幔裏,他已成為李隆基生活裏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李隆基也說:“力士值班時,我才能睡好覺。” 高力士權勢可謂極一時之盛,當時的許多將相如宇文融、李林甫、韋堅、楊國忠、安祿山等人都是因為巴結高力士而當上大將、宰相的。其餘巴結他和想巴結卻找不到門路的人不可勝數,“僥幸者願一見如天人然”。當時太子李亨管高力士叫“兄”,其他的親王、公主叫“翁”,其他人可想而知,李隆基經常不叫他的名字而叫他“將軍”以示尊寵。

與高力士同時,還有一個叫楊思勳的宦官,經常出外帶兵打仗,升官至三品將軍,受寵與高力士差不多。而其他宦官如黎敬仁、牛仙童、王承恩、邊令誠等等,或在內供奉,或出外監軍,做修功德使,市鳥獸使寫,宦官開始得到重用,這些人也都倚勢撈錢,京師的府邸園林、良田,獲利豐厚的產業,十分之六都落到這些宦官手中,而宦官以前大部分都在七品以下,現在卻有不少升為三品將軍,數目也增至數千人。 重用宦官是李隆基的一大秕政,它為後來宦官掌握軍權、操縱朝政開啟了方便之門,唐朝雖說是亡於藩鎮之手,直接原因卻是宦官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