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杖殺王慶之之後,李昭德對武則天說:“高宗皇帝,是你的丈夫;太子,是你的孩子。你的天下,應該由子孫萬代傳於萬世,哪能讓你的那些侄子繼承呢(這一點也不符合現在的繼承法)?從來沒有聽說侄子當了皇帝給他姑媽立宗廟的。你要是把天下給了武承嗣,不僅有負先帝,那麼連你丈夫高宗皇帝也要被請出宗廟,沒人祭祀!”武則天琢磨這話也有道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是老李家的媳婦。
長壽元年(692)五月間,李昭德諫請對武承嗣的權勢進行限製。武則天有所不忍,李昭德道:“武承嗣是陛下侄子,既為親王,又做宰相,權力已與陛下相差無幾了。自古帝王家多弑父奪位之事,姑侄總不若父子,侄子權重又豈能讓陛下之位久安?”這話分明是挑撥姑侄關係。
八月,武則天改任文昌為左相、武承嗣為散官特進,納言武攸寧為冬官尚書,一並罷去知政事,以削弱他們的權力。同時又將李昭德拜相。武承嗣不肯善罷甘休,反譖李昭德,武則天卻置之不理。然而,武則天並沒有徹底打滅武承嗣的希望,長壽二年(693)正月初一,武則天在萬象神宮祭祀天地,皇帝初獻,亞獻為魏王武承嗣,終獻為梁王武三思。本應為亞獻的皇嗣李旦卻完全被冷落在一邊觀看武氏姑侄的表演。聖曆元年(698)春,武承嗣、武三思又想來謀取皇太子之位,多次派人對武則天說:“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為嗣者”,請求由武氏接班。武則天又傾向於將皇位傳給武承嗣。這時候作為武則天最信任的人宰相狄仁傑不願意了。皇帝陛下,你這麼像吃了搖頭瓦似的,晃來晃去,搞得朝野上下也跟著不安寧,你還是順應天意吧。
又是天意,這次上天又有什麼意思呢。一次,武則天夢見一隻大鸚鵡,兩翼皆折。大忽悠狄仁傑如此解夢:“這鸚鵡是指陛下你,兩翼是指你那兩個兒子(暗指李顯、李旦)。兩翼折斷,也就是說他們都現在處於囚禁的地位,就像這沒有翅膀的鸚鵡一樣不能飛翔。但如果有一天陛下起用他們,他們就像鸚鵡一樣飛翔了。”為徹底打消武則天立武姓的念頭,狄仁傑又繼續忽悠:“陛下立子,千秋萬歲後還可以配食太廟,有人祭祀;要是立侄,能讓姑媽在太廟配享嗎?姑侄與母子之情,到底哪個更親呢?陛下雖以為這是家事,但國家大事,哪件不是陛下家事?此事其實關乎陛下社稷江山與身後的大問題呀!”老狄同誌真是策神。
這時候,關注立太子問題的還有很多人。其中武則天那倆個嬌滴滴的寵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也開始關注立太子的問題了。二張兄弟是從神功元年(705)開始進人深宮得到武則天寵幸的,在武則天的恩澤下,張昌宗累遷至散騎常侍,張易之則為司尉少卿。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得勢之後,逐漸幹預朝政,成為女皇在政治上的心腹之臣,許多投機之臣便投到了二張門下。然而,張易之、張昌宗都明白自己因寵得勢為人所不容,又因沒有功勳便屢升官階,更為人所嫉。大臣吉頊這時與張易之、張昌宗皆為控鶴監供奉。吉頊為人強幹、機敏,深得武則天信任。聖曆二年(698)升為天官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進列宰相,成為張氏一黨。可見曆史上不光紅顏禍水,這花樣美男要是遇上一個色迷心竅的女領導,也同樣會藍顏禍水,不對,應該是和稀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