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剛剛回歸南宋,就急於取得權力。在範宗尹的幫助扶持之下,秦檜很快官至參知政事。但是秦檜明白,整個南宋最能給予他權力的人,不是範宗尹,而是宋高宗趙構。
範宗尹少年得意,僅僅三十歲就已經官至宰相。新官上任三把火,範宗尹建議趙構追奪宋徽宗以來的“濫賞”。
宋徽宗時期,由於朝政腐敗,曾經胡亂賞賜,並提拔了一大群廢物。範宗尹此議,是企圖清理朝官、精兵簡政。秦檜一開始表示大力支持。不久,由於宋徽宗時期提拔的廢物實在太多,牽涉麵過於廣泛,此舉引起了朝野上下極大的阻力與不滿。而趙構也不打算否定自己的父親曾經做過的荒唐事。秦檜一看機會來了,趕緊見風使舵,落井下石,向趙構彈劾範宗尹。
可憐範宗尹這個農夫,救了秦檜這條毒蛇,被反噬一口,罷官下野。
這時候,秦檜神秘兮兮地對趙構表示:“我有奇策,可以聳動天下,願意獻給皇上。”秦檜的話,勾起了趙構的好奇心:“說說看。”
秦檜支支吾吾:“現在沒有宰相啊,說了也沒用……”
趙構聽到這話,立即提拔秦檜為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也就是相當於右丞相。
這時候,秦檜終於說出了他“聳動天下”的“奇策”,一共八個字:“南人歸南,北人歸北。”
言下之意很清楚:南宋保守半壁江山,金國坐擁北方領土,雙方互不侵犯。這個策略,一來是金人的授意,二來也符合趙構的心理:趙構這個皇帝,本來就當得名不正言不順,他最怕手下主戰派將領直搗黃龍,迎還二帝--我老爸和老哥回來了,我趙構還不得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秦檜既然從金國回來,他的這個建議,幾乎相當於來自金國的承諾,這當然令趙構再高興不過。
但是,趙構是個狡猾的老狐狸。他非常謹慎地把這個策略透露出去,試探朝臣的反應。這一來,好似油鍋進水,劈裏啪啦炸開了,大家義憤填膺,紛紛譴責這種偏安一隅的賣國言論。趙構見這個策略完全沒有群眾基礎,便把秦檜拉出來做替罪羊:“喏,是這廝提的建議,朕也不讚成。南人歸南,北人歸北,朕也是北人,朕上哪兒去?”接著便把秦檜罷免官職,逐出朝廷,以謝天下。
秦檜遭受這次莫名其妙的打擊,這才領悟到:原來人是可以無恥到趙構這個地步的!但是他從趙構的反複中,也敏銳地捕捉到了一點:趙構乃是迫於輿論壓力才否定我秦檜的建議。秦檜從中提煉出兩個教訓:第一,以後提建議可不能這麼赤裸裸了,必須包裝成糖衣炮彈!第二,趙構既然容易屈服於壓力,那我找一個更加強大的壓力,自然可以逼迫趙構就範!
秦檜找到的這個壓力,當然是金國。秦檜在南宋積極運動的同時,他的主子也沒有閑著。有一次接見南宋使者,金國方麵問起了秦檜的現狀。言下之意很明確:“秦檜不主政,宋金不和談。”
有了金人撐腰,秦檜的腰杆子當然硬了起來,很快被重新起用,繼續把目光瞄準相位。
當時擔任丞相的,是趙鼎和張浚。趙鼎傾向於保守穩健的對外策略,而張浚則極力主戰。玩政治,當然要拉攏一派,打擊一派,秦檜協助張浚,利用淮西之戰趙鼎大失水準的機會,逼迫趙鼎罷相。張浚投桃報李,引薦秦檜入朝為樞密使。
秦檜的對手,現在隻剩下張浚一人了。他轉而找到趙鼎:“趙大人啊,皇上多次表示想要重新任您為相,都被張浚大人給阻止了啊!”趙鼎聽了秦檜的話,火冒三丈。他與秦檜訂立攻守同盟,一起對付張浚。經過反複,秦檜終於把張浚、趙鼎都拉下馬來,自己成為獨一無二的宰相,掌握了絕對權力。
秦檜維護自己的地位也很有一手。有一次,他的太太王氏與皇後一起吃飯,席間有一種青魚非常名貴。皇後對王氏說:“這種魚非常罕見,你多吃一點。”王氏不屑:“這算什麼,我們家多的是,我在家成天吃。”皇後暗吃一驚:這種魚是貢品,隻有皇帝才能享用,秦家怎麼會有?於是對王氏說:“你明天弄一些來給我。”
王氏回去給秦檜一說,秦檜立即把王氏臭罵一頓:“你們女人就是頭發長見識短!這是我從貢品中私自克扣下來的,你怎麼能跟皇後說!”然後他略施小計,找了十幾條普通的大魚,給皇後送去。皇後一看,哈哈大笑:“王氏這個婆娘,真是井底之蛙,她以為這就是青魚啊。我說嘛,這種青魚隻有皇室才有,秦家怎麼可能有!”一場風波,就此過去。
秦檜穩居相位之後,多次力主和談,並且用計陷害嶽飛,圓滿完成了金人交代的任務,成為中國曆史上官位最高,也最遭人唾罵的超級間諜。
秦檜居官數十年而不倒,靠的有這樣幾項法寶:
第一,金國的支持。
人在仕途,不可能無所憑借。有人靠跟定領導,有人靠拉幫結派,有人靠群眾路線。秦檜所依靠的,乃是金國人的撐腰。金國的撐腰之所以可靠,在於宋金之間微妙的關係。金國對宋既打又拉,宋朝對金既恨又怕。既不可能化幹戈為玉帛,又不能夠徹底決裂,這是秦檜得以遊刃其中的原因。
第二,皇帝的依賴。
秦檜一手摸準宋高宗趙構的命門,知道宋高宗最大的心病就在於怕徽宗、欽宗二聖歸來,所以力倡和談。而趙構,也需要依賴和利用秦檜在朝中的力量,使得主戰、主和二派達到勢力均衡。朝中勢力均衡,皇帝自然就成了最重要的砝碼。所以,趙構、秦檜相互利用,是秦檜崛起的一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