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做好左右逢源的中間人(4)(3 / 3)

天啟皇帝壓根兒就看不到奏折,每天看奏折的是魏忠賢。魏忠賢見到奏折勃然大怒:我一心勤勤懇懇為國家,你居然敢這樣說我!於是下令:對文震孟廷杖八十!

此令一下,朝廷之上炸開了鍋,群臣紛紛反對。魏忠賢迫於輿論壓力,隻好免去廷杖,僅僅把文震孟罷官了事。

文震孟事件使得魏忠賢看到,朝廷之上有一股相當大的反對勢力。魏忠賢剛剛任職司禮監,在朝廷之中沒有任何根基可言,沒有辦法,惶恐之下隻好找到客氏,一起麵見天啟帝哭訴。

天啟皇帝從小就隻接觸魏忠賢、客氏二人,當然對他們再信任不過,全力庇護。得到天啟皇帝庇護的魏忠賢,終於放下心來。滿朝文武原本都在坐觀東林黨攻擊魏忠賢的好戲,現在看到皇帝表態,陣營開始分化。

內閣大學士魏廣微,率先投進魏忠賢的懷抱。魏忠賢從來隻有一群太監和宮女朋友,第一次得到朝廷官僚係統的人投懷送抱,受寵若驚。兩人一時間打得火熱。

不久,巡按禦史崔呈秀由於貪汙受賄被革職查問。崔呈秀走投無路,深夜造訪魏忠賢,哭訴自己受到東林黨人的迫害,並要求做魏忠賢的養子。魏忠賢與崔呈秀相見恨晚,一拍即合。有了魏忠賢的幫助,崔呈秀不但官複原職,而且當上了左都禦史、太子太傅,官位直線攀升。

有了前麵兩個勇於吃螃蟹的人,投靠在魏忠賢羽翼之下的人呈幾何級數增長,認魏忠賢做幹爹、幹爺爺的人也越來越多。魏忠賢的勢力,終於發展到了擁有“十孩兒”、“四十孫”的地步。

魏忠賢憑借東廠和錦衣衛的勢力,在京城之中大搞恐怖統治,把大量東林黨人弄得慘死在獄中。而他本人,則自稱“九千歲”,表示權力僅次於萬歲爺。而實際上,相比起埋頭宮中玩木匠活兒的天啟帝來,魏忠賢的勢焰要囂張得多,天下百姓知有九千歲而不知有天子。

天啟皇帝在即位後的第七個年頭,駕崩了。朱由檢即位,是為崇禎皇帝。崇禎皇帝即位之後第二個月,把客氏趕出皇宮;第三個月,彈劾魏忠賢的奏折突然大量出現;第四個月,免去魏忠賢的司禮監職務,讓他到安徽鳳陽朱元璋的發祥地看守祖陵。

麵對這層層深入的三個步驟,天下無比平靜,沒有任何大的騷亂發生。崇禎皇帝這才摸清了魏忠賢勢力的底:原來不過是隻紙老虎而已。崇禎皇帝最後下令:錦衣衛立即捉拿魏忠賢歸案!

魏忠賢的勢力,雖然不敢替他出頭,但給他通風報信的膽量還是有的。魏忠賢在去鳳陽的路上,接到密報,知道皇帝要殺他。他越想越覺得再也沒有活下去的必要,便上吊自殺。

至此,八千女鬼之亂,終於宣告結束。而明朝的國運,也早已經一去不返,絕非崇禎一人所能夠力挽狂瀾。

讀過史書,才會知道:原來世人所唾罵的魔鬼般的魏忠賢,隻不過是個悶頭悶腦的土老帽而已。

那麼,這個土老帽能夠一躍而成為九千歲,究竟有何玄機呢?

魏忠賢結好客氏,是他人生發跡的起點。不過說到底,當魏忠賢還隻是魏四的時候,他結好客氏絕無更多功利的動機,而不過是一段普通的感情而已。但是各位千萬不可小覷這種普通的感情。

人在江湖飄,個個都懂得要去結交大佬。但是,大佬豈是你想結交就能輕易結交的?就算巴結得上,也不過是一場交易而已,你出錢,大佬給你相應的利。建立在利益之上的關係,是天底下最不牢靠的關係。而且,這種關係的締結,成本太高。

所以呢,不妨多多善待身邊之人,與身邊人保持良好的關係。無論是室友、鄰居、同事,甚至看門的保安、掃地的大爺,有朝一日他們發跡,自然不會忘記你這個貧寒之交。而你們這種貧寒之交,也是任何建築在金錢之上的關係都難以比擬的。

即便他們不發跡,也千萬不要小看小人物所蘊含的力量。在關鍵時刻,一個掃地大爺利用他的職務之便所能給予你的利益,也是頗為可觀甚至於能夠改變你的命運的。

所以,請善待身邊每一個人。

無法洗白的臥底,等於真正的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