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感情好,還得先把事情辦好(1)(1 / 3)

胸有成竹,把假淡定玩成真的

淡定,是一種生存法則。淡定,可以使領導放心,使下屬安心,使對手驚心。大喜大怒之人,都好對付;唯有淡定之人,城府深厚,令人捉摸不透。平靜的眼神、嘴角的微笑,在關鍵時刻都足以成為強大的防具、致命的武器,令對手無懈可擊,铩羽而歸。

淡定不同於遲鈍。淡定,是一種對於小節的麻木,對於大節的敏感。比如謝安,他對於已發之敵人的氣勢洶洶毫無反應,但是對於未發之敵人的可能攻勢卻未雨綢繆,精心布防,從而能夠在關鍵時刻閑庭信步。

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麋鹿逝於右而目不瞬,舉世譽之不加勸,舉世毀之不加沮。隻有擁有超級強悍心理素質和絕對自信的人,才能做到上述四句話;而能做到上述四句話的人,才有資格被稱為“淡定帝”!

在鐵蹄錚錚、炮聲隆隆的風口浪尖之上依然能夠安靜下棋的淡定帝,曆覽古今中外,恐怕謝安當屬第一人。

謝安,出身名門陳郡謝氏。在兩晉南北朝這樣看重門第的時代,良好的出身決定了他的前途無比光明。

首先,良好的出身,意味著良好的家教。窮人家的孩子,從小都是在野地裏自生自滅,哪裏有什麼家教的問題?偶爾湧現一兩個像李密這樣放著牛還能堅持讀《漢書》的,絕對是低概率事件。而貴族的家庭,有專門的家庭教師,有父兄的言傳身教,而長年出入於上流社會的社交場合,耳濡目染之下也能夠養成不同凡響的卓越氣質。

其次,良好的出身,意味著強大的人際關係網。一個積累上百年的大世家,當然與其他世家之間保持著很好的世交。這些世交,在仕途之上就意味著人脈資源,當然不是一般的寒門子弟可以望其項背的。

第三,良好的出身,意味著有一群拍馬屁的人會時時刻刻替你進行輿論造勢。謝安才四歲的時候,就被名士桓彝讚譽為“風神秀徹”,這不是拍馬屁是什麼?一個四歲的小孩,頂多吹他“長得好乖哦”罷了,哪裏有什麼“風神”?何況居然還“秀徹”?!除桓彝之外,王導、王蒙這些重量級意見領袖也紛紛對謝安表示出青睞。

所以,謝安年紀輕輕就已經名滿天下,簡單舉一個例子:謝安有個老鄉,賣蒲葵扇賣不出去,積壓了五萬多把(當時的人口才多少,這廝居然進貨進了五萬把,而且還是款式一模一樣的蒲葵扇,活該他賣不出去),窮得連路費都沒有了。謝安路過這個商業白癡的路邊攤,隨手拿了一把蒲葵扇來用。

謝安是什麼樣的人?他可是當時時尚界的一哥,一言一行,穿著裝飾,都是為天下人所效仿的!他的粉絲群一看:哇塞!安哥用蒲葵扇帥死了!於是互相打聽在哪兒買的,蜂擁而至踴躍搶購,五萬把蒲葵扇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謝安在當時的號召力可見一斑。

謝安到了該工作的年紀,出來做官。他的起步是在司徒府做了個著作郎,相當於民政部的秘書。這種小官,當然不能令謝安滿意。做了僅僅一個月官,謝安稱病辭職隱退,在東山隱居。每天喝喝小酒,吹吹小風,沒事跟社會名流一起搞搞沙龍,逍遙自在,不亦快哉。

謝安的辭職隱居,在仕途上乃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謝安名滿天下,宜做大官而不宜為俗吏。著作郎這樣的小官,如果認真去幹,隻會令他身份掉價,沾染俗氣;而如果不認真去幹,則會給朝廷留下“此人徒有其表”的惡劣印象。所以,謝安索性辭官,不失為一招妙棋。

有一次,謝安和一群名士雇了一條小船,乘船出海遊玩。忽然,海上起了大風,小船在風浪中起伏不定,船上的名士們紛紛麵如土色,牢牢把住船舷瑟瑟發抖。船老大也有些緊張,回頭一看,謝安正麵色平靜,閑看風景。船老大心想:我怎麼著也不能表現得比你還膽怯吧!於是奮力劃船,繼續在風浪中勇猛精進。

風波越來越險惡,小船隨時有要翻船的危險。船老大終於挺不住了,再回頭看了眼謝安,謝安這才緩緩開口:“再劃下去,咱們還有處可歸嗎?”船老大這才調轉船頭,脫離危險。

這次劃船事件,讓大家見識了淡定帝的風采。

謝安在東山高臥,身價陡升百倍。當時,謝安隱居,他弟弟謝萬出仕為將軍。但是,謝安的口碑要遠遠高於謝萬。甚至老百姓還編了順口溜:“謝安不出,奈蒼生何?”將謝安抬舉到國之棟梁的地位。謝安的隱居策略,初見成效。

公元360年,謝萬軍事作戰不利,被廢為庶人。陳郡謝氏一族,再無人在朝中擔任重要官職。謝安判斷:出仕的時機已到。正好這時候,大將軍桓溫請謝安出山,於是謝安順理成章地“東山再起”,成為大將軍幕府中的一名司馬。

桓溫此人,乃是東晉時期第一大權臣,手握重兵,有不臣之心。但是謝安卻表現得對他毫不畏懼,從容坐談。桓溫對謝安驚為天人,非常欣賞。他走後,桓溫還得意地對侍從們說:“我接待的客人裏麵,你們見過水平這麼高的嗎?”

雖然桓溫欣賞謝安,但謝安並不願意與這樣一個聲名狼藉的大權臣走得太近,以避免瓜田李下之嫌。碰巧,謝萬病死,謝安以此為借口,辭官回家服喪。等到東晉朝廷的聘書再次發來的時候,謝安出仕為吳興郡的太守。小小一個動作,便由小小司馬轉而為東晉的地方大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