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砷對乾隆的心思摸得非常透,從一件小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來。
有一年科舉考試,和砷的門人們要參加考試。當時科舉試題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就算和砷也難以拿到題目。但是這難不倒和砷。在乾隆出題的時候,和砷在門外候著。不一會兒,有太監走出門來。和砷問:“皇上出完題了?”太監回答:“是。”和砷又問:“皇上出題的時候,情形如何?”太監想了想,說:“皇上快翻完《論語》第一本的時候,欣然微笑。”和砷點點頭。
和砷回家細想,猜到了乾隆要出的題,應該在《論語》“乞醯”一章。因為這一年是“乙酉”年,而“乞醯”二字正好包含了“乙酉”二字。和砷便趕緊命令門人們準備“乞醯”一章,果然個個高中。
可以說,和砷完全摸透了乾隆這個人,從而也就完全熟悉了乾隆朝官場的遊戲規則。因此,他在乾隆朝如魚得水,左右逢源。
但是,乾隆盡管是中國史上最為長壽的皇帝,也難免有龍馭賓天的一天。乾隆駕崩之後,嘉慶皇帝大權總攬。曆史上的新皇帝,從來對先皇的寵臣難有好感:你服侍我爹服侍得那麼好,把我做兒子的風頭都給搶光了!
嘉慶皇帝上台之後,朝中便開始出現了一些彈劾和砷的奏章。和砷開始惶惶不可終日。沒過多久,嘉慶皇帝公布了和砷的二十條大罪,抄家。根據抄家所得,結合前擬的二十條大罪,嘉慶皇帝下旨:判和砷淩遲處死!
但是經過一些朝臣的建議,為了避免處理和砷案過於嚴苛引起和砷黨羽的反撲和朝政的動蕩,改為令和砷在家自盡,給他一個體麵的死法。
和砷,這個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富豪,人生終於走到了盡頭。和砷在臨死之前,作了一首絕命詩,隨後上吊自盡。一如數十年前的雍正愛妃一般,香消玉殞,一命歸天。而他的絕命詩,也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想:
五十年前幻夢真,
今朝撒手撇紅塵。
他時睢口安瀾日,
記取香魂是後身。
和砷並非簡單的貪官,而是貪官界的曠世梟雄。能夠做到這一步,與他自身的能力分不開。
首先,和砷在處理本職工作方麵,確實具有卓越的辦事能力。
比如,乾隆皇帝著名的“七下江南”,多是由和砷一手操辦的。他不僅要考慮開支的問題,同時又要把“下江南”的巡遊搞得風風光光、熱熱鬧鬧,讓乾隆皇帝過足皇帝癮。另外,和砷心細如發,每次乾隆出巡之前,和砷都要妥善安排各地方要員布置好沿途的一切,把各個省份最光鮮亮麗的一麵呈現在皇上麵前。這樣一來,各地方難免弄虛作假,乾隆則被蒙在鼓裏,看到大清朝在我的領導下歌舞升平,異常開心。
其次,和砷把乾隆伺候得服服帖帖,比貼身的太監還要更周到,更細致入微。
和砷把乾隆的一切喜好,摸得清清楚楚。乾隆喜歡作詩,和砷就與他和詩,還要盡量把握和詩的尺度,既要不失水準,又不能明顯超越乾隆的水準。和砷還下了大工夫模仿乾隆的書法,以此來討乾隆的歡心。
擒賊先擒王,仕途道理亦是如此。
把愛好玩大,治大國如烹小鮮
子曾經曰過:“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任何一項小特長、小愛好,都有其可取之處。《莊子·養生主》裏的庖丁,隻有一手殺牛的本領,當他真正修煉到一定程度,一樣可以“技近乎道”,令人拍案驚呼:這貨不是人!這貨不是人!
沒錯,條條大路通羅馬。從你最擅長的愛好出發,不要管這愛好在旁人看來是多麼的沒譜,多麼的浪費生命,隻要能夠做到以下三點,這個愛好也許可以成為你最後成功的關鍵:
第一點,把這個愛好做到極致。
再正當的技能,如果泯然眾人,一樣不能給你帶來任何好處;再不正經的業餘愛好,隻要能夠做到極致,就可以成為你成功的本錢。夏朝末年的廚師很多很多,隻有伊尹一個人成為了食神,他不成功誰成功?
第二點,提升這個愛好的境界與層次。
世間萬物道理相通,一招熟勝過百招會。從這一項愛好出發,真正玩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時,就可以把人世間的一切道理融會貫通。伊尹把天下當作一道大菜,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就是他的牛叉之處。
第三點,“眼高,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