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為官之本:低調,還是低調(3)(3 / 3)

眼睛盯著領導,遵循最高領導的意誌行事,當然是仕途的一條捷徑。但是,千萬注意,不能得罪最廣大的同僚和老百姓,否則將成為領導的替罪羊,死無葬身之地。這,恐怕就是來俊臣留下的教訓。

為官之本:

低調,還是低調

範雎成功,靠的是什麼?聰明?這隻說對了一半。

範雎的一生,可以一分為二,因為他死過一次。他死去之前,和複活之後,就智商而言,並沒有什麼顯著的提高。那為什麼範雎的前半生連個家臣都做不好,甚至於被人誣陷險些打死?又為什麼範雎的後半生一舉成為秦國的丞相,把他當年的仇人玩得死去活來?

究竟是什麼,讓範雎脫胎換骨,走向成功?

沒錯,不是聰明,而是智慧。

範雎的前半生,隻見聰明,不見智慧。有聰明而無智慧,正是他招來殺身之禍的真正原因。範雎的後半生,既有聰明,更有智慧。有聰明而有智慧,正是他飛黃騰達報仇雪恨的關鍵所在。

聰明,不見得是件好事,關鍵看你能否駕馭這份上天恩賜的聰明。能,你就是個智慧的人;不能,那麼聰明反被聰明誤,最後誤了卿卿性命的故事,在曆史上也屢見不鮮。

說到底,聰明和智慧的區別到底是什麼?文中自有分曉。

古今中外,有很多仕途經曆非常傳奇的人;而如果把這些人集中到一起做成一個“仕途傳奇排行榜”,那排名第一的毫無疑問是範雎,或者說張祿。

範雎和張祿並列第一?

不。範雎和張祿是同一個人。他死前叫範雎,複活之後叫張祿。哥不是神話,但哥已經成為了一個傳說。

範雎,戰國時期魏國的非著名窮光蛋一枚。但是他可並不這麼看自己。範雎自認為:我擁有這個時代最好使的腦瓜子和最能講的嘴巴,所以獲取富貴是遲早的事情,我現在屬於捧著金飯碗要飯!

範雎捧著金飯碗,想找魏王求職。但是魏王何等尊貴,豈是你一個窮光蛋想見就見的?於是範雎退而求其次,到中大夫須賈家謀職。

毛遂有句名言:“我之所以不能脫穎而出,是因為沒人把我這把鋒利的錐子放進口袋裏。”擁有本時代最優秀腦瓜和嘴巴的範雎,所欠缺的隻是一個機會。機會很快來了:須賈奉魏王之命出使齊國,他帶上了範雎作為隨從。

範雎得到機會,有點兒得意忘形找不著北。須賈拜訪齊王時,範雎居然踴躍發言,將他傑出的口才發揮得淋漓盡致,深得齊王欣賞,賞賜範雎黃金十斤,外加豐盛的美食。

本次出訪的大使須賈被冷落在一個角落裏,看著聚光燈下的範雎大出風頭,氣得臉都綠了。

須賈要讓範雎為他的不知收斂,付出生命的代價。

須賈氣鼓鼓地回到國內,把事情添油加醋地彙報給丞相魏齊:“大人,範雎這小子收受齊王賄賂,裏通外國!”魏齊也是個沒腦子的人,勃然大怒,吩咐召開一次宴會,要公開殺殺範雎的威風。

範雎哪裏知道這次宴會是專門針對他的鴻門宴?哼著小曲兒,溜達到了相府。剛落座,發現氣氛不對。參加本次宴會的,都是之前出使齊國的使節團成員,個個臉上殺氣騰騰,一副磨刀霍霍向豬羊的模樣。宴會主人魏齊喝令左右:“給我把這個通敵賣國的叛徒拿下!打!”

左右如狼似虎一擁而上,操起棍棒一通亂打。範雎被打得莫名其妙,發出一陣陣淒厲的慘叫。魏齊這才滿意地致祝酒詞:“各位,有此場景下酒,須開懷暢飲,不醉不歸!”須賈和使節團的其他成員這叫一個解恨呀:讓你小子亂出頭!出頭的椽子先爛!

家丁們瘋狂地打著範雎,賓客們開心地喝著小酒。範雎一開始還嗷嗷慘叫,後來叫聲越來越弱,到最後徹底沒有了聲息,隻聽到板子棍棒重重砸在身軀之上的沉悶響聲。

施刑的家丁實在打不下去了,便屁顛屁顛跑來請示魏齊:“相爺,範雎沒動靜了,可能死了,還打不打?”魏齊早已經喝得酩酊大醉,擺擺手:“停!驗一驗死了沒。”

眾家丁散開,範雎躺在血泊之中,渾身上下沒有一處好肉,衣服都被血洇透了。牙齒幾乎全部掉落,肋骨也大量折斷,看見是活不成了。一名家丁上來探了探鼻息,宣布了範雎的死亡。

在魏齊眼裏,要說範雎死了和一條狗死了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可能是愛犬死了會讓人心疼一些。魏齊噴著酒氣大喊:“用席子裹上,扔到廁所裏去!”

範雎的屍體被席子裹起,扔進了相府的廁所。看廁所的老頭兒早就對這樣的事情見怪不怪,都懶得瞥屍體一眼。賓客三三兩兩地來出恭,解開腰帶就朝屍體上肆意地排泄。

在傳統中醫裏,尿是可以作為一味藥而使用的。《西遊記》裏孫悟空就曾用馬尿治好了皇帝的病,而雅稱“還元湯”、“輪回酒”的童子尿,更是不可多得的藥引。

不知道這些賓客中哪一位撒出的是童子尿,死絕多時的範雎淋了尿液之後,居然悠悠醒轉過來。這在今天的醫學上,叫作“假死”現象,在古代,隻能叫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