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郭襲諫景宗(1 / 1)

郭襲,不知何郡人。性端介,識治體。……景宗①即位,召見,對稱旨,知可以任以事,拜南院樞密使,尋加兼政事令。

以帝數遊獵,襲上書諫曰:“昔唐高祖好獵,蘇世長②言不滿十旬未足為樂,高祖即日罷,史稱其美。伏念聖祖創業艱難,修德布政,宵旰③不懈。穆宗④逞無厭之欲,不恤國事,天下愁怨。陛下繼統,海內翕然⑤望中興之治。十餘年間,征伐未已,而寇賊未弭;年穀雖登,而瘡痍未複。正宜戒懼修省,以懷永圖。側聞恣意遊獵,甚於往日。萬一有銜橜之變⑥,搏噬之虞,悔將何及?況南有強敵伺隙而動,聞之得無生心乎?伏望陛下節從禽酣飲之樂,為生靈社稷計,則有無疆之休。”上覽而稱善,賜協讚功臣。

《遼史·郭襲傳》

【注釋】

①景宗:即遼景宗耶律賢(公元948—982年),遼世宗次子,公元969年即位。

②蘇世長:唐初大臣,曾任諫議大夫等職。

③宵旰(ɡàn):即“宵衣旰食”一詞的省稱,意思是天未明即穿衣,日已晚才吃飯。常用以形容執政勤勉。

④穆宗:即遼穆宗耶律璟(公元931—969年),公元951年即位。在位期間,善狩獵,濫殺人,不問朝政,狂歡飲酒,每夜飲酒,必至大醉,常常昏睡不醒,國人稱之為“睡王”。

⑤翕(xì)然:一致的樣子。

⑥銜橜(jué)之變:語出《史記·司馬相如傳》:“且夫清道而後行,中路而後馳,猶時有銜橛之變。”言車馬馳聚,常恐有傾覆之禍。銜,馬嚼子。橜,同“橛”,車之鉤心。

【譯文】

郭襲,不知哪兒的人。他品行端正耿直,而且懂得治國。……景宗即帝位後,召見了郭襲,郭襲的對答很符合景宗的旨意,景宗才知道可以對他委以重任,便拜他為南院樞密使,不久又讓他兼任政事令。

因為景宗經常外出遊玩打獵,郭襲便上書勸諫說:“從前唐高祖喜歡打獵,蘇世長勸他說,不到百天,是不能打獵取樂的,唐高祖當天就不打獵了。因此,曆史上人們稱頌他的美德。我懷念祖先們艱苦創業,修養德行,施行政令,勤勉而不懈怠。穆宗放縱欲望,不問國事,導致天下之人愁苦怨恨。陛下您繼承王位,海內之人都一致盼望有中興之治。十多年來,戰爭不斷,而敵寇和叛賊還沒有消滅;每年的糧食雖然豐收,但殘敗的局麵還沒得到收拾。現在正應當警惕小心,修身反省,以作長遠的打算。我聽說您毫無節製地出遊打獵,比往日更頻繁。萬一出現車馬顛覆的事故,或是遇上被獸傷咬的危險,將來後悔還來得及嗎?況且南邊有強大的敵人伺機而動,他們聽說您出遊打獵,怎麼會不起心襲擊呢?我希望陛下您節製捕獵禽獸及狂歡飲酒的樂事。多為百姓和國家著想,那麼,您就會獲得無限的歡樂。”遼景帝看過郭襲上奏的諫書後,稱讚他說得好,便賜給他協讚功臣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