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製,肅祖①以下宗室稱院,德祖②宗室號三父房,稱橫帳,百官子弟及籍沒人③稱著帳。耶律斜的④言,橫帳班列,不可與北、南院並。太宗⑤詔在廷議,皆曰然,乃詔橫帳班列居上。頗德⑥奏曰:“臣伏見官製,北、南院大王品在惕隱⑦上。今橫帳始圖爵位之高,願與北、南院參任,茲又恥與同列。夫橫帳與諸族皆臣也,班列奚以異?”帝乃諭百官曰:“朕所不知,卿等不宜麵從。”詔仍舊製。其強直不撓如此。
頗德狀貌秀偉,初太祖見之曰:“是子風骨異常兒,必為國器。”後果然。
《遼史·耶律頗德傳》
【注釋】
①肅祖:即耨裏思,唐代天寶至大曆時為契丹遙輦部落的軍事首領。
②德祖:即耶律撒剌的,為遼太祖阿保機的父親。
③籍沒人:指因犯罪等原因被官府收作奴隸的人。
④耶律斜的:遼代大臣。
⑤太宗:即遼太宗耶律德光(公元902—947年),字德謹。
⑥頗德:即耶律頗德,字兀古鄰,為遼代大臣。
⑦惕隱:官名,又稱宗正,掌管宗室事務。
【譯文】
舊的製度規定,肅祖以下的宗室稱為院,德祖的宗室叫三父房,稱為橫帳,文武百官的子弟以及沒入官府為奴的人稱著帳。耶律斜的說,橫帳的位次,不能與北院和南院相並列。遼太宗詔令百官在朝廷商議此事時,都認為橫帳與南、北院不能並列。於是,太宗下令將橫帳的位次列在南、北院之上。頗德上奏說:“我發現朝廷的職官製度,以北、南院大王的位次高於惕隱。現在橫帳想提高自己的爵位,願意與北、南院一道出任官職,但又恥於與北、南院位次同列。橫帳與其他宗室都是朝廷的臣子,他們的位次怎麼能有所不同呢?”太宗於是告誡文武百官說:“我不知道這裏頭的情況,請你們在這事上不要當麵附和我的意見。”太宗下了詔令,依舊按照以前的官製辦事。頗德為人就是像這樣剛正不阿,不屈不撓。
頗德的形貌秀雅而又魁偉,當初,太祖見了他,說:“這人的風骨不同於一般的孩子,將來一定是國家有用的人才。”後來情況果然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