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同床異夢:這場婚姻還能維持多久?(2 / 3)

一席話把威震華夏的關雲長說得啞口無言,談判到此結束。關羽答應休戰數日,休戰結束之後,一定給魯肅一個肯定的答複:還,則重歸就好;不還,則沙場上見個分曉。

時為建安二十年的夏天,孫劉大戰,一觸即發,這回輪到曹操看好戲了。

為了漢中,我忍了

建安二十年的夏天,為了荊州,劉備和孫權這對昔日的好哥們現在咬牙切齒地掐上了,一場惡鬥,眼看難以避免。可是這時偏偏傳來了曹操即將攻打漢中的消息,一旦張魯抵擋不住,益州便岌岌可危,劉備將陷入兩線作戰的艱難境地。

劉備與關羽仔細合計,還是丟車保帥比較現實。他委派使節,向孫權服軟。依舊是諸葛瑾出麵主持談判,兩家重訂友好軍事同盟,新的條約規定:荊州一半(長沙、江夏、桂陽)歸孫權,一半(南郡、零陵、武陵)歸劉備。

實際上孫權還是吃虧了,他不得不把吃下去的零陵吐出來還給了劉備。而劉備付出的代價是:從此失去長沙、桂陽。

這個結果,其實雙方都不滿意。劉備覺得孫權是在自己背後捅了一刀,孫權則認為劉備是借一百還五十。但是劉備認了,因為曹操果然在這年的七月出兵漢中,張魯本來可以依靠險要地形抵抗一陣子,但是曹操的大將夏侯惇、許褚居然誤打誤撞,闖入張魯軍團大營,令敵軍崩潰,漢中咽喉陽平關就這樣搞笑地陷落。

此後,張魯投奔南山。劉備派將領黃權迎接張魯,張魯卻不領情:“寧可做曹公的奴仆,也不做劉備的座上客!”張魯如此鄙視劉備,可能是因為目睹劉備竊取劉璋的益州,所以對劉備的人品,很是不屑一顧。他不久投降曹操,得到了政府的優待。

漢中的陷落令益州陷入空前的恐慌,一天之內,劉備統治下的益州發生幾十次暴亂事件,張飛、趙雲們東奔西走,來回鎮壓,還是不能安定人心。此時張郃的一支軍隊,已經推進到巴西郡邊境的宕渠,張飛身為巴西太守,履行護土職責,在著名的瓦口隘突襲戰中大破張郃。人心這才有所穩定。

一個月後,劉備終於得到確切的情報,原來曹操無意得隴望蜀,他已經班師回朝。留守漢中的是這樣一個班子:

漢中軍區總司令:夏侯淵。

第一軍軍長:張郃。

第二軍軍長:徐晃。

漢中行政長官:杜襲。

劉備剛剛在荊州丟了兩個郡,他很想來個“堤內損失堤外補”,奪取漢中!這也是赤壁之戰以後,劉備第一次打曹操的主意。這是因為成功拿下益州,令劉備的自信心膨脹,給了他虎口拔牙的勇氣。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經過一年多的積極準備,完成部署,正式發動對漢中一戰。這次征討,他自任總指揮,而把諸葛亮留在成都看家。他的北伐軍編製如下:

總指揮:劉備。

參謀長:法正。

西路軍主將:張飛。

西路軍副將:馬超、吳蘭。

東路軍主將:劉備(兼任)。

東路軍副將:黃忠、魏延。

預備役兵團:趙雲。

其中西路軍取道甘肅隴南山區,攻打隴南重鎮下辨城。東路軍則正麵攻打漢中。這一場漢中爭奪戰,跨越三個年度,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建安二十二年年末到建安二十三年夏天

西線:曹操派出曹洪、曹休等部隊作為第一支援軍開赴西線,在下辨與劉備軍遭遇,劉備第二軍張飛、第三軍馬超、第四軍吳蘭三支部隊呈品字形排列,互為犄角,一度令戰事陷入僵持。但是曹洪在少壯派將領曹休的鼓勵下,勇敢地集中兵力“攻其一點”,成功地消滅了劉備的第四軍,吳蘭逃入少數民族地區,被殺。隨後,張飛和馬超相繼敗退。

東線:劉備親自率領的東路軍在陽平關與夏侯淵的主力部隊對峙。劉備急吼吼地派遣將領陳式包抄號稱“咽喉之地”的陰平古道,以斷曹軍後路。兵至馬鳴閣棧道,遭到徐晃突擊,劉備這支奇兵幾乎全軍覆滅。曹操為此特別嘉獎徐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