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同床異夢:這場婚姻還能維持多久?(3 / 3)

此時兩個戰線上劉備軍都是初戰不利,劉備連忙寫信給諸葛亮,讓他發兵增援。諸葛亮還有些遲疑,他手下一個叫楊洪的科長告誡他說:“沒有漢中就沒有益州,如今的情勢,就是全蜀的男子都當兵,女子做運輸隊,也要打下漢中!”

孔明大悟,增派人馬開赴前線。

第二階段:建安二十三年秋天到建安二十四年春天

正當諸葛亮增兵漢中之時,曹操也注意到漢中爭奪戰的重大意義,這年秋天,他決定親征漢中。不知什麼緣故,他走得很慢,七月離開鄴城,九月才抵達長安。等到他抵達漢中,前線已經傳來夏侯淵喪生的噩耗。

夏侯淵的死很是突然,當時他和張郃、徐晃已經在漢中一帶阻擊劉備近一年。劉備久攻不下,改道沔水,在定軍山一帶尋求突破口。為了攔截劉備,夏侯淵沿線圍起鹿角、建築工事,劉備則夜出放火,破壞工事。

夏侯淵不堪劉備的破壞,與張郃分兵防禦。自己在南麵駐守,張郃則在東麵駐守。劉備見夏侯淵分區防禦,便改全麵進攻為重點進攻張郃一部,張郃求援,夏侯淵隻能分出一半人馬到張郃防區。

夏侯淵這一分兵,本部所在南部防區便薄弱了。劉備用法正之計,放火焚燒鹿角,夏侯淵也是太大意了,居然親自帶人救火,結果火沒救成,黃忠居高臨下,奇襲夏侯淵,夏侯淵當場戰死。

關於這件事,曹操後來專門發布了一道《軍策令》,警告各級軍官要以夏侯淵為誡,不可輕敵冒險,他說:“夏侯淵這個月發現賊軍放火燒鹿角,鹿角距離大本營十五裏路程,夏侯淵自己帶了四百兵巡視,看到破毀處就現場修補。結果賊軍在山上瞭望,看見了夏侯淵的軍旗,呼嘯而下,夏侯淵率部下抵抗,賊軍就包抄到他背後,夏侯淵自己斷後,讓士兵撤退,結果兵退而淵不得退,壯烈殉國,實在令人傷悲!”

曹操很生氣地檢討:“夏侯淵實在不是個用兵之人,難怪軍中給他起綽號叫白地將軍。做統帥的,怎麼可以親臨戰場,更何況是修補鹿角這樣的小事?”曹操的生氣可以理解,夏侯淵是曹營一員猛將,軍人歌頌他說:“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可是過分勇猛之人,往往死於勇猛,夏侯淵就是這樣的人。

夏侯淵是曹操的漢中軍區總司令,一死牽動全身,整個漢中一片恐慌,幸虧督軍杜襲和少壯派郭淮出來維持局麵,推舉名將張郃代理司令職務。

第三階段:建安二十四年春天到當年夏天

夏侯淵死後兩個月,姍姍來遲的曹操終於抵達漢中,可是這時劉備已經完全扭轉了被動局麵,以至於一直以來有嚴重恐曹症的劉備居然敢跟曹操叫板了,他得意洋洋地對屬下說:“曹公雖然來了,可是卻注定無所作用。漢中是我的了!”

話雖如此,劉備卻也知道曹操的厲害,他的對策是和曹操耗。因為曹操勞師遠征,糧草供應很成問題,難以持久。劉備卻是主場作戰,占盡地利。相持一個多月之後,曹操終於發出了“雞肋”的感慨。拖延到五月,曹操下令放棄“食之無味”的漢中,退回長安。

兩個月後,劉備迫不及待地自稱“漢中王”,擔任漢中太守的熱門人選,本來是張飛,孰料劉備卻決心起用新人,他看中的是河南人魏延,一個諸葛亮很不看好的人,而諸葛亮推崇的馬謖,劉備卻認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劉備給馬謖的安排是去綿竹縣當縣令,後來轉到成都當縣令,直到孔明時代,馬謖才升職當了太守——越雋太守,治所在今四川西昌一帶。

按照當初在隆中的規劃,劉備已經如孔明所設計,控製了荊州和益州,與孫權的聯盟也還維持著,那麼,是否到了北伐中原的時候呢?

在團隊的高層會議上,劉備與孔明重溫了當日之隆中話題:“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萬事俱備,隻欠一個“天下有變”。然而,此時的曹操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