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私人禮儀(2)(3 / 3)

死者的親屬換上孝服後 ,就去向神祇稟報。在下層社會 ,向當地的土地神稟報即可 ,土地神是超自然的官僚體係中的一員。當皇帝薨逝後 ,既要在奉先殿向祖宗稟報 ,又要在帝國境內的 6個地點向民間宗教中的神祇和以前各朝各代的帝王稟報。我們有 1799年乾隆皇帝葬禮期間的一個名錄 ,包括長白山 (滿族發祥地 )的山神 ,鬆花江的江神 ,陝西和四川的西域神和華山山神 ,泰山、會稽山、衡山的山神 ,北海、東海、南海的海神 ,漢、唐、宋、元和明朝帝王的陵墓。

皇帝或皇後的梓宮是楠木 (一種中國硬木 )製作的。陳列兩周以後 ,梓宮往往被移到暫厝地 ,讓油漆匠刷 9層漆 ,最後再加 1層金漆。梓宮上似乎寫著藏文和梵文的陀羅經。如果溫度太低 ,就無法刷漆 ,所以梓宮通常會被放在地麵上達數月之久 ,有時甚至長達數年。隻要梓宮未被埋葬 ,死者就處於弱勢狀態 ,就需要神的保護。雍正皇帝薨逝 19天後 ,他的梓宮被移到他以前的府第雍和宮 ,一直放到 1737年3月入葬為止。1694—1722年,此處是胤禛的王府 ,胤禛薨逝後被修繕一新。梓宮被停放在胤禛以前居住的永佑殿 ,正堂和後堂有 6名漢族和尚和 8名道士念經。胤禛的一幅畫像掛在永佑殿,畫像前擺放著祭品。

燒紙製的錢、家具、仆人、房屋和其他物品是漢族葬禮的傳統要素,清朝皇帝也仿照而行。巨量的紙錠、紙錢和紙衣被燒掉。紙製物品是一項重大開支:在為慈禧太後治喪的第一年,僅此項開支估計就高達120萬兩銀子。在帝後的葬禮上,也有大量的真衣服和真家具被燒掉。錢德明是這樣描述17777年乾隆皇帝的母親孝聖太後的葬禮的:

成雙成對的馬和駱駝馱著床、器具和糧食等物品,好像要出門遠行。馬和駱駝之後是馬車、轉椅、轎子、扶手椅、椅子、板凳、坐墊、箱子、盆子和全套梳妝用具。這些物品共有28排,列成兩行魚貫而行。生活用具、珠寶和太後生前所用之物如鏡子和扇子等 ……由奴仆分別捧在手中,排成數排。他們之後,有人恭恭敬敬地拿著她晚年所用的拐杖。

梓宮停放期間舉行各種儀式時所用的祭品被移至暫厝地 ,在她逝世三年後最終入葬。除動物祭品之外 ,葡萄酒、紙錢、死者的衣服、家具和器皿 ———理論上講 ,死者用過的每一樣東西 ,但作為紀念品賜予親屬和大臣的物品除外 ———都當做死者的祭品被燒掉 ,以便死者在另外一個世界中使用。有位學者統計 ,在乾隆皇帝逝世一周年時 ,19種不同的儀式上共有 770件衣物被燒掉。在光緒皇帝葬禮期間 ,被燒掉的衣物共有 734件。

葬禮期間 ,經文和陀羅經是道士、禪宗僧人和藏傳佛教的喇嘛同時在郊區各禦園和內廷各宮殿不同的祭祀場所從事的宗教活動的中心內容。雍正皇帝的梓宮在乾清宮停放期間 ,有108名喇嘛念經。在他逝世一周年前後 ,108名喇嘛奉旨在圓明園誦經 21日。葬禮上的佛事活動都由高僧主持。1777年乾隆皇帝的母親逝世後 ,章嘉呼圖克圖若必多吉連續 7天親自主持了葬禮上的佛事活動。

在18世紀和 19世紀 ,皇帝葬禮期間的誦經數量和頻率似乎有所增加。在鹹豐皇帝的葬禮期間 (1861年),道士在乾清宮念經 3日,另有 108名喇嘛誦經 21日。梓宮被移到觀德殿之前 ,有 108名喇嘛念經 ;移棺的第二天 ,80名喇嘛開始了新一輪誦經。1875年同治皇帝的葬禮期間 ,梓宮由乾清宮移到觀德殿暫厝 ,新一輪誦經活動由此開始。首先是在梓宮旁邊念經 ,80名喇嘛念經 21日,繼而是 40名禪宗僧人念經 7日,之後 ,藏傳佛教喇嘛和禪宗僧人在 10周時間內輪流念經 ,每 7日一輪換。倒數第二輪誦經活動有 108名西藏喇嘛和 25名禪宗僧人參加。1908年慈禧太後的葬禮重複了這一念經安排。在同年舉行的光緒皇帝的葬禮上 ,共有108名西藏喇嘛和 108名禪宗僧人誦經 9日,期間皇帝的梓宮被刷了 49層漆。此外 ,僧人還舉行了喂餓鬼的儀式 ;當梓宮被送往陵墓時 ,他們伴隨而行。每天晚上 ,當灑過祭酒以後 ,他們就圍繞著梓宮念經。

與此同時 ,和尚、喇嘛和道士都在各處的寺廟為大行皇帝念經超度。在同治皇帝的葬禮期間 ,嵩祝寺、法源寺和智珠寺共有 100名藏傳佛教喇嘛誦經 7日。法源寺和智珠寺在景山附近 ,是康熙皇帝特為那些把 “經書 ”翻譯成蒙古文和藏文並印刷出版的蒙古喇嘛修建的。這三個寺也為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舉行了誦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