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3章 秦漢人的交通心理與交通習尚(七)(2 / 2)

漢代簡牘資料有可歸入《日書》的內容。如敦煌後坑墩采集的漢簡可見:

▲日書(1222)

居延漢簡還可以看到《日書》有關出行宜忌的簡文,如:

車祭者占牛馬毛物黃白青以取婦嫁女祠祀遠行入官遷徙初疾 (EPT40:38)

其中有關“車祭”的內容,值得交通史研究者關注。

遷徙也是影響社會層麵較廣的重要的交通運動,在秦漢時期同樣受到種種禁忌的製約。睡虎地《日書》甲種可見有關遷徙禁忌的內容,如:

正月五月九月,北徒大吉,東北少吉,若以是月殹東徒,,東南刺離,南精,西南室毀,西困,西北辱。(五九正壹)

二月六月十月,東徒大吉,東南少吉,若以【是】月殹南徙,,西南刺離,西精,西北,北困辱。(六○正壹)

三月七月十一月,南徒大吉,西南少吉,若以是隻月殹北徒,,西北刺離,北精,東毀,東北困,東南辱。(六一正)

九月八月十二月,西徒大吉,西北少吉,若以是月殹北徒,,東北刺離,南精,東南毀,南困辱。(六二正)“九月”當作“四月”。

□□□者,死毆。刺者,室人妻子父母分離。精者,□□□□□□□□□□□□。困者□□□□□。辱者不孰而為□人矢□。(六三正)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注釋,“本條疑讀為罊,《爾雅·釋詁》:‘盡也。’刺疑讀為謫。簡末疑為‘用人矢哭’”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189頁。。又如:

以甲子、寅、辰東徒,死。丙子、寅、辰南徙,死。庚子、寅、辰西徙,死。壬子、寅、辰北徒,死。(一二六背)

《日書》乙種又可見:

徒,死。庚子、寅、辰北徒,死。(八八壹)

禁忌內容與《日書》甲種有所不同。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有人於華陰平舒道持璧遮使者,預言“今年祖龍死”《史記會注考證》引梁玉繩曰:“‘今年’,《搜神記》‘明年’。《初學記》、《文選》注引《史》文,正作‘明年’。”錢鍾書《管錐編》亦有補證。(第1冊,264頁,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使禦府視壁,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於是始皇卜之,卦得遊徙吉。遷北河榆中三萬家。拜爵一級”。可知以天子之尊,亦卜問遷徙之吉凶。如果其占卜方式與睡虎地《日書》屬同一係統,時在秋季,而北河榆中地當鹹陽正北,其卜問結果當與簡五九正壹一致,“遷北河榆中三萬家”,其時當在九月。

漢代關於遷徙的禁忌,大致集中列於《論衡·難歲》中說到的《移徙法》一類數術書中。《論衡·難歲》:“俗人險心,好信禁忌,知者亦疑,莫能實定。”《移徙法》曰:“‘徙抵太歲凶,負太歲亦凶。’抵太歲名曰歲下,負太歲名曰歲破,故皆凶也。假令太歲在甲子,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徙。”“移徒之家禁南北徙者,以為歲在子位,子者破午,南北徙者抵觸其衝,故謂之凶。”“人居不能不移徙,移徙不能不觸歲,觸歲不能不得時死。工伎之人,見今人之死,則歸禍於往時之徙。俗心險危,死者不絕,故太歲之言,傳世不滅。”

《後漢書·郭躬傳》說:“桓帝時,汝南有陳伯敬者,行必矩步,坐必端膝”,“行路聞凶,便解駕留止,還觸歸忌,則寄宿鄉亭”。“後坐女壻亡吏,太守邵夔怒而殺之。時人罔忌禁者,多談為證焉。”李賢注引《陰陽書曆法》曰:“歸忌日,四孟在醜,四仲在寅,四季在子,其日不可遠行、歸家及徙也。”其內容正與《日書》甲種中有關“歸行”的內容類似。

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反枳(支)”題下可見如下內容:

子醜朔,六日反枳(支);寅卯朔,五日反積(支);辰巳朔,四日反積(支);午未朔,三日反\[枳\](支);申酉朔,二日反(一五三背)

枳(支);戌亥朔,一日反枳(支),複卒其日,子有(又)複反枳(支)。一月當有三反枳(支)。(一五四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