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2 / 3)

複次,吾儕今日所渴求者,在得一近於客觀性質的曆史。我國人無論治何種學問,皆含有主觀的作用……攙以他項目的,而絕不願為純客觀的研究。例如文學,歐人自希臘以來,即有“為文學而治文學”之觀念。我國不然,必曰因文見道。道其目的,而文則其手段也。結果則不誠無物,道與文兩敗而俱傷。惟史亦然,從不肯為曆史而治曆史,而必侈懸一更高更美之目的——如“明道”“經世”等;一切史跡,則以供吾目的之芻狗而已。其結果必至強史就我,而史家之信用乃墜地。此惡習起自孔子,而二千年之史,無不播其毒。孔子所修《春秋》,今日傳世最古之史書也。宋儒謂其“寓褒貶,別善惡”,漢儒謂其“微言大義,撥亂反正”,兩說孰當,且勿深論。要之,孔子作《春秋》別有目的,而所記史事,不過借作手段,此無可疑也。坐是之故,《春秋》在他方麵有何等價值,此屬別問題,若作史而宗之,則乖莫甚焉。例如二百四十年中,魯君之見弑者四隱公、閔公、子般、子惡,見逐者一昭公,見戕於外者一桓公,而《春秋》不見其文,孔子之徒猶雲“魯之君臣未嚐相弑”《禮記·明堂位》文。又如狄滅衛,此何等大事,因掩齊桓公之恥,則削而不書看閔二年《穀梁傳》“狄滅衛”條下。晉侯傳見周天子,此何等大變,因不願暴晉文公之惡,則書而變其文看僖二十八年“天王狩於河陽”條下《左傳》及《公羊傳》。諸如此類,徒以有“為親賢諱”之一主觀的目的,遂不惜顛倒事實以就之。又如《春秋》記杞伯姬事前後凡十餘條,以全部不滿萬七千字之書,安能為一婦人分去爾許篇幅,則亦曰借以獎厲貞節而已。其他記載之不實不盡不均,類此者尚難悉數。故漢代今文經師謂《春秋》乃經而非史,吾儕不得不宗信之。蓋《春秋》而果為史者,則豈惟如王安石所譏斷爛朝報,恐其穢乃不減魏收矣。顧最不可解者,孔叟既有爾許微言大義,何妨別著一書,而必淆亂曆史上事實以惑後人,而其義亦隨之而晦也。自爾以後,陳陳相因,其宗法孔子愈篤者,其毒亦愈甚,致令吾儕常有“信書不如無書”之歎。如歐陽修之《新五代史》,朱熹之《通鑒綱目》,其代表也。鄭樵之言曰:“史冊以詳文該事,善惡已章,無待美刺。讀蕭、曹之行事,豈不知其忠良?見莽、卓之所為,豈不知其凶逆?……而當職之人,不知留意於憲章,徒相尚於言語。正猶當家之婦不事饔飧,專鼓唇舌。”《通誌·總序》此言可謂痛切。夫史之性質與其他學術有異,欲為純客觀的史,是否事實上所能辦到,吾猶未敢言。雖然,吾儕有誌史學者,終不可不以此自勉。務持鑒空衡平之態度,極忠實以搜集史料,極忠實以敘論之,使恰如其本來。當如格林威爾所雲“畫我須是我”。當如醫者之解剖,奏刀砉砉,而無所謂惻隱之念擾我心曲也。乃至對本民族偏好溢美之辭,亦當力戒。良史固所以促國民之自覺,然真自覺者決不自欺,欲以自覺覺人者尤不宜相蒙。故吾以為今後作史者,宜於可能的範圍內,裁抑其主觀而忠實於客觀,以史為目的而不以為手段。夫然後有信史,有信史然後有良史也。

複次,吾前言人類活動相而注重其情態。夫摹體尚易,描態實難:態也者,從時間方麵論,則過而不留;後刹那之態方呈,前刹那之態已失。從空間方麵論,則凡人作一態,實其全身心理、生理的各部分協同動作之結果,且又與環境為緣。若僅為局部的觀察,睹其一而遺其他,則真態終末由見。試任取一人而描其一日之態,猶覺甚難。而況史也者積千萬年間千千萬萬生死相續之人,欲觀其繼續不斷之全體協同動作,茲事抑談何容易。史跡既非可由暝想虛構,則不能不取資於舊史。然舊史所能為吾資者,乃如兒童用殘之舊課本,原文本已編輯不精,訛奪滿紙,而複東缺一葉,西缺數行,油汙墨漬,存字無幾。又如電影破片,若幹段已完全失卻,前後不相銜接,其存者亦罅漏模糊,不甚可辨。昔顧炎武論春秋戰國兩時代風尚之劇變,而深致歎息於中間百三十三年史文之闕佚《日知錄》卷十三。夫史文闕佚,雖僅此百三十三年,而史跡之湮亡,則其數量雲胡可算。蓋一切史跡,大半藉舊史而獲傳。然舊史著作之目的,與吾儕今日所需求者多不相應。吾儕所認為極可寶貴之史料,其為舊史所擯棄而遂湮沒以終古者,實不知凡幾。吾儕今日,乃如欲研究一燹餘之蕪城廢殿,從瓦礫堆中搜集斷椽破甓,東拚西補,以推測其本來規製之為何若。此種事業備極艱辛,猶且僅一部分有成功希望,一部分或竟無成功希望。又不惟殘缺之部分為然耳,即向來公認為完全美備之史料——例如正史——試以科學的眼光嚴密審查,則其中誤者、偽者又不知凡幾。吾儕今日對於此等史跡,殆有一大部分須為之重新估價。而不然者,則吾史乃立於虛幻的基礎之上,而一切研索推論皆為枉費。此種事業,其艱辛亦與前等,而所得或且更微末。以上兩種勞作,一曰搜補的勞作,二曰考證的勞作,皆可謂極不經濟的——勞多而獲少的。雖然,當知近百年來歐洲史學所以革新,純由此等勞作導其先路。吾國史苟不經過此一番爬剔洗煉,則完善之作終不可期。今宜專有人焉,胼手胝足以耕以畬,以待後人之獲。一部分人出莫大之勞費以為代價,然後他部分人之勞費,乃可以永節省,此吾儕今日應有之覺悟也。此兩種勞作之下手方法,皆於第五章專論之,今不先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