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玄學者與治神學者或無須資料,因其所致力者在暝想,在直覺,在信仰,不必以客觀公認之事實為重也。治科學者——無論其為自然科學,為社會科學,罔不恃客觀所能得之資料以為其研究對象。而其資料愈簡單愈固定者,則其科學之成立也愈易,愈反是則愈難。天文學所研究之對象,其與吾儕距離可謂最遠,然而斯學之成為科學最早,且已決定之問題最多者。何也?其對象之為物較簡單,且以吾儕渺小短促之生命與彼相衡,則彼殆可指為恒存而不壞。治此學者,第一無資料罣漏之患,第二無資料散失之患,故成功最易焉。次如地質學、地文學等,其資料雖趨複雜,然比較的含固定性質,研究亦較易。次如生物學等,蕃變之態益甚,資料之選擇與保存漸難矣。又如心理學等,其資料雖俯拾即是,無所謂散失與不散失,然而無具體的物象可指,且其態稍縱即逝,非有極強敏之觀察力不能捉取,故學者以為難焉。史學所以至今未能完成一科學者,蓋其得資料之道視他學為獨難。史料為史之組織細胞,史料不具或不確,則無複史之可言。史料者何?過去人類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跡,有證據傳留至今日者也。思想行事留痕者本已不多。所留之痕又未必皆有史料的價值。有價值而留痕者,其喪失之也又極易。因必有證據,然後史料之資格備,證據一失,則史料即隨而湮沉。而證據散失之塗徑甚多:或由有意隱匿,例如清廷之自改實錄詳第五章,或由有意蹂躪,例如秦之燒列國史記;或由一新著作出,而所據之舊資料遂為所淹沒,例如唐修《晉書》成,而舊史十八家俱廢;或經一次喪亂,而大部分史籍悉淪沒,如牛弘所論“書有五厄”也;或孤本孤證散在人間,偶不注意,即便散亡,斯則為例甚多,不可確舉矣。要而言之,往古來今之史料,殆如江浪淘沙,滔滔代逝。蓋幸存至今者,殆不逮吾儕所需求之百一也。其幸而存者,又散在各種遺器遺籍中,東鱗西爪,不易尋覓。即偶尋得一二,而孤證不足以成說,非薈萃而比觀不可,則或費莫大之勤勞而無所獲。其普通公認之史料,又或誤或偽,非經別裁審定,不堪引用。又斯學所函範圍太廣,各人觀察點不同,雖有極佳良現存之史料,苟求之不以其道,或竟熟視無睹也。合以上諸種原因,故史學較諸他種科學,其搜集資料與選擇資料,實最勞而最難。史學成就獨晚,職此之由。
時代愈遠,則史料遺失愈多,而可征信者愈少,此常識所同認也。雖然,不能謂近代便多史料,不能謂愈近代之史料即愈近真。例如中日甲午戰役,去今未三十年也,然吾儕欲求一滿意之史料,求諸記載而不可得,求諸耆獻而不可得。作史者欲為一翔實透辟之敘述,如《通鑒》中赤壁、淝水兩役之比,抑已非易易。例如二十年前,“製錢”為國家唯一之法幣,“山西票號”管握全國之金融,今則此兩名辭久已逸出吾儕記憶線以外,舉國人能道其陳跡者,殆不多覯也。一二事如此,他事則亦皆然,現代且然,而遠古更無論矣。
孔子有言:“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不治史學,不知文獻之可貴與夫文獻散佚之可為痛惜也。距今約七十年前,美國人有彭加羅夫者,H.H.Bancroft欲著一《加裏佛尼省誌》,竭畢生之力,傾其極富之家資,誓將一切有關係之史料搜輯完備,然後從事。凡一切文件,上自官府公牘,下至各公司各家庭之案卷帳簿,願售者不惜重價購之,不願售者展轉借鈔之,複分隊派員諏詢故老,搜其口碑傳說。其書中人物有尚生存者,彼用種種方法巧取其談話及其經曆。如是者若幹年,所叢集之資料盈十室。彼乃隨時將其所得者為科學分類,先製成“長編式”之史稿,最後乃進而從事於真著述。若以嚴格的史學論,則采集史料之法,必如此方為合理。雖然,欲作一舊邦之史,安能以新造之加裏佛尼省為比例?且此種“美國風”的搜集法,原亦非他方人所能學步。故吾儕今日之於史料,隻能以抱殘守缺自甘。惟既矢誌忠實於史,則在此殘缺範圍內當竭吾力所能逮以求備求確,斯今日史學之出發點也。吾故於此章探索史料之所在,且言其求得之之塗徑,資省覽焉。
得史料之塗徑,不外兩種:一曰在文字記錄以外者,二曰在文字記錄者。
(一)在文字記錄以外者。此項史料之性質可略分為三類:曰現存之實跡,曰傳達之口碑,曰遺下之古物。
(甲)現存之實跡及口碑。此所謂實跡,指其全部現存者。質言之,則現代史跡——現在日日所發生之事實,其中有構成史料價值者之一部分也。吾儕居常慨歎於過去史料之散亡。當知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吾儕今日不能將其耳聞目見之史實搜輯保存,得毋反欲以現代之信史責望諸吾子孫耶?所謂現在日日發生之事實,有構成史料之價值者何耶?例如本年之事,若粵、桂、川、湘、鄂之戰爭,若山東問題日本之提出交涉與我之拒絕,若各省議會選舉之醜態,若京津間中交銀行擠兌風潮,若上海商教聯合會之活動……等。凡此等事皆有其來因去果,將來在史上確能占有相當之篇幅,其資料皆琅琅在吾目前,吾輩不速為收拾以貽諸方來,而徒日日欷歔,望古遙集,奚為也?其漸漸已成陳跡者,例如三年前學界之五四運動,如四年前之張勳複辟,如六年前之洪憲盜國,如十年前之辛亥革命,如二十年前之戊戌政變,拳匪搆難,如二十五年前之甲午戰役……等等,躬親其役或目睹其事之人,猶有存者。采訪而得其口說,此即口碑性質之史料也。司馬遷作史,多用此法。如雲:“吾如淮陰,淮陰人為餘言:……”《淮陰侯列傳讚》如雲:“吾視郭解,狀貌不及中人,言語無足采者。”《遊俠列傳讚》凡此皆用現存之實跡或口碑為史料之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