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條短信(2 / 2)

那一年,葉怡芳和徐超結婚一年多,兒子才8個月大,徐超的鞋業公司成立不到半年,正是創業階段,每天很忙。他希望她結束在省城的漂泊,走許多女人走過的路,相夫教子,一心持家。可視文學如生命的她,不原意自己的文學夢沉寂破滅,同時也認為一個女人要活得自尊自強自立,不能依附於一個男人,不肯回去。他生氣,不理解,更不能原諒,但又阻止不了,隻好隨她。就這樣,夫妻多年兩地分居。她到省城9年了,他因為生氣,很少來看望。她獨自一人品嚐一年又一年的孤獨,有一年的中秋節,這個萬家團圓的日子,她卻在辦公室待了一夜,因為住室和辦公室一樣冷清,一樣沒有暖意,還不如在辦公室編稿寫稿。還有一年的小年,她一個人跑到一個小飯館裏,和服務員一起過年,算是找到一點慰藉。多少次,她帶著疲憊和委屈回家,希望徐超給予安慰她說:“我也去省城,和你一起在異鄉共擔歲月風雨,給你一個溫暖的家。”可是她失望了,他總是用冷冷的目光看著她,說一些譏諷和奚落的話:“辭職回家吧,專職做個家庭主婦,我掙錢養活你。”兩人最終因為缺乏理解和溝通,感情越來越生分。

此時,葉怡芳心想,如果把自己失業待崗的苦衷說給徐超,肯定他還會說那句不愛聽的話。算了,還是不說為好,不然會自討沒趣。因為有著這樣的顧慮,葉怡芳最終放棄給徐超打這個電話。

這時,葉怡芳的腦海裏又浮現出一個人來,他叫李誌明,一個貌似平常,但堅忍、沉穩、睿智,多年來給予她許多關心、鼓勵和幫助的男人。記得3年前,她剛提拔當主編的時候,很興奮給他打電話:“我提拔為主編了,以後我會更加努力,使雜誌再上新台階。”

“祝賀你!獨當一麵了,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要多保重!”李誌明很欣慰地說。

“我會的,這些年,如果沒有你的幫助和鼓勵,我恐怕走不到今天。”

那時,葉怡芳的世界五彩斑斕,辛苦著、快樂著。

而如今,悲喜兩重天。葉怡芳從事業的巔峰墜入痛苦的深淵,感到四周雖然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兩旁是紅紅綠綠的霓虹燈,自己也明明身處鬧市,被這個熱鬧的世界包裹著,可心卻如處荒野,刮著淒冷的風,一種無依無助的感覺緊緊攫住她的心。失意的她想起了李誌明,想起了他說過的一句話:“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你在哪裏,我都會為你祝福和祈禱!”想到這,她心裏好受多了,寂寞的夜空也變得多情而曖昧,好像看到他那熟悉的身影正從深遠的夜空走來,一點一點驅趕身邊的孤獨。

多年了,這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像雨中的傘,生命中的叢林,心靈歇腳的驛站,收藏心事的寓所,儲蓄感情的行囊,當迷茫停滯彷徨的時候,當淚水滂沱不能自抑的時候,當身處鬧市備感孤獨的時候,這種情感都伴隨她一路晴空。於是,葉怡芳給李誌明發了一個短信:“我非常需要你的安慰,帶我走吧,去過一種我想要的生活。”此時的她感到自己倦了累了,想在他那裏靠岸,而忘了彼此都是有家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