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飛入雲霄(1)(1 / 3)

塞翁失馬

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在廣島縣豐田郡吉名村出生了一個男孩,這個男孩不是什麼名門貴族之後,他上學時成績平平,絕對算不上什麼精英。

但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孩子卻在1922年考入了京都帝國大學法學係,1925年畢業後,就直接進入了大藏省,從此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這個人叫池田勇人。

但凡有些成就的人,必然有著不同於常人的成長軌跡,進入大藏省後,曾被派到地方政府擔任稅務署長,但是由於身體原因,他隻好因病退職了。

很多人都認為,池田勇人在他人生最該出成績的時候,卻重病讓出了崗位。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因為他離開的時候,正好是日本軍國主義最猖狂的時代。在病愈後,他回到了大藏省,但是他已經沒有任何政績可言了,所以他的晉升之路變得很緩慢,二戰戰敗時,池田勇人擔任著大藏省的主稅務局長。

不過,那些在戰爭中迅速躥紅的政客們,卻在戰後遭遇了滅頂之災,一部分人被定成了戰犯,另一部分人被開除公職,而在戰中沒有任何作為的池田勇作卻留了下來。

戰後的日本混亂不堪,留在公務員係統內,也未必是一件很有前途的事。不過還好,池田勇人遇到了伯樂,他就是前文中提到的那位很不走運,隻當了65天首相就告病辭職的石橋湛三。

石橋湛三見池田勇人老成持重,處理政務頗為幹練,便提拔他做了大藏省次官。

1948年(昭和二十三年),池田勇人出人意料的辭去了官職,人們很難想像當時還不到50歲的他這時就要退休了。人們在轉過年來,找到了他為什麼辭職的答案。

原來,1949年1月池田勇人作為自由黨候選人參加了大選,並首次當選議員。原來,池田勇人是有想法的,他不想遊曆於政權之外,在石橋湛三的幫助下,他想真正成為能夠決定日本未來的中心決策者。而在此時,池田勇人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位伯樂,吉田茂。吉田茂池田勇人為藏相,池田勇人輝煌的後半生便從這裏起步了。

池田勇人在1954年的11月擔任了自由黨幹事長,並且成為了吉田茂的鐵杆心腹。前文提過,這一時期的吉田茂內閣如風中殘燭,飄搖恍惚,未來不敢做太樂觀的預測,但對池田來說,這種惡劣的環境卻是對他最好的鍛煉。同月,反對吉田茂的日本民主黨成立。在池田勇人的勸說下,吉田茂決定總辭職。

自由黨和民主黨合並為民主黨後,經曆了鳩山一郎、石橋湛三和岸信介三屆內閣,池田此時已經成為了繼其三人後最為重要的黨內人物。

在《日美安保條約》引起的巨大騷動後,岸信介內閣辭職了,而取而代之的是池田內閣。

夢想

1960年7月,池田內閣正式成立,池田勇人在就任首相的記者招待會上第一次對世人展現出了他的執政理想,他說道:“本著寬容和忍耐的精神進行協商,確立順暢的議會政治習慣。”意思是說,日本國內政黨鬥爭要遵循於不影響施政效率的原則。

而在這次記者招待會上,他引用了中國古代孔子說過的一句話“不患寡而患不均!”他說道:“我是既患寡也患不均”,貧窮不是搞平均分配的借口,讓人民富起來,然後還要保證公平的分配製度,隻有這樣這個國家才有可能良性發展。

記者招待會上,他拋出了“收入倍增計劃”,力圖改變民生,不隻是讓少數資本家和官僚富起來,也要讓百姓富起來。這是池田的最終夢想,可以說這是個偉大的夢想!

11月,反對修改《日美安保條約》的政治風波終於在多方的努力下,被徹底平息,這對於池田勇人來說,是個再好不過的消息,因為他終於有時間去完成他那個偉大的夢想了。

池田是個聰明人,他不想因為在野黨的壓力而使自己的大計受阻。所以他盡量把在野黨也拉入了該項計劃的實施,由於該項計劃是民生大計,任何黨派都不能因為政見不合而反對民生的發展,所以在野黨也很快被池田拉入了收入倍增計劃中來。

而如何實現經濟增長、增加收入成為了爭論的焦點。日本第一次出現了執政黨和在野黨為了國家經濟如何能更好地發展,人民如何能夠提高收入水平,展開了良性的討論。

而在收入倍增計劃剛剛開始實施的時候,民眾們也在懷疑,因為他們擔心這又是一輪政治家們的政治秀。

但民眾們很快發現,計劃的倡導者池田首相,是個另類的人,換種說法就是令百姓放心的人。他時常穿著樸素的衣服,從不打高爾夫球,也從來不參加有眾多美女明星參加的宴會。有人認為,這是一個政治家的虛偽,但是如果連這種“虛偽”都不願意嚐試的政治家又怎麼能夠獲取民心呢?

在收入倍增計劃從1961年開始實施,本是個10年的計劃,但實際上隻用了7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任務。到了1970年時,國民收入增加了2.8倍,而被主婦們稱作“三大神器”電冰箱、洗衣機和吸塵器普及率達到了80%以上。

在國際貿易方麵,1960年的出口額為40億美元,而這個數字在實施收入倍增計劃後逐年上漲,1965年達到了81億美元,1970年達到了188億美元,對外實現了貿易出超,此後日本的進口和出口同樣順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