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飛入雲霄(4)(2 / 3)

而當時日本的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湧動,舊有的共同體式村落秩序已經土崩瓦解。農村人對於自身利益的關心度上升,僅靠一部分有影響的人拉選票變得越來越困難。

田中角榮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點,他認為城市化讓城市和農村,中央與地方的發展差距不斷擴大。隻有逐漸消除這種差距,才能把農村的選民拉回來。

所以,他的競選在農村的宣言主要是針對政策會向農村傾斜,而公共事業項目和建設工廠成為了農村地區開發最重要的課題。

在新潟縣農民眾多,他們更關心農地改革,更關心這些改革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被田中一直鼓吹的道路建設,整備農田等政策主張所吸引,而且田中這些承諾都在他未來施政的過程中實現了,日本的農民到現在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農民,這在日後造成了日本城市人口的回流。

就這樣,田中的後援會“越山會”成為了當時最成功的後援會,當時田中家鄉的土建公司紛紛加入“越山會”,會員一度曾打到過9.5萬人。越山會還在各村莊都設立了分部,總數超過了300個。如果“越山會”說自己在競選中排第二,那就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田中在1952年10月的總選舉中首次以得票第一當選,從此以後一直連續保持得票第一的位置。

隨著田中在中央政壇地位的上升,形成了以土木建設業者為中心的各種金錢關係,這在曆史上被稱作“田中金脈”。這種將選票、公共事業和金錢聯係在一起的特有斂財術成為了田中的招牌,並未日後的各個政治家紛紛效仿。這無疑都源於田中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

後邊的事,變得很順利,1957年田中受到佐藤榮作的推薦,出任岸信介內閣的郵政相,當時他隻有39歲。就在此期間,他也繼續發展著他的“田中金脈”,東急公司的五島慶太,國際興業銀行的政商小佐野賢治都成為了這條金脈的最新枝杈。

池田內閣時代,田中擔任自民黨政調會長,1962年7月成為了日本曆史上最年輕的藏相,當時田中隻有44歲。當然,這和池田勇人和田中角榮的姻親關係,不無關係(池田的外甥娶了田中夫人的妹妹)。

在此之後的佐藤內閣中,田中一直位居黨內或內閣的要職。田中雖然身處要職,但每每不忘拉攏人心,他時常會對自己的下屬說:“大家都知道我是個沒有才學的人,諸位都是天下的秀才,所以請大家大膽工作,有什麼責任由我承擔。”

不過問工作細節,而敢於為部下承擔責任又是田中一項屬於自己的獨特思維方式,這種方式讓他擁有了更多的支持者,大藏省的官員們頻繁出入田中的寓所,成為了他的最堅定的支持者。

可以說,這個時期的田中角榮充分發揮了他卓越的能力,憑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他解決了無數的財政難題。前文提到過1965年5月,山一證券公司陷入了經營困難,此時的田中果斷地向山一證券提供了無擔保、無期限的特別融資,避免了金融恐慌,也避免了國民對於金融業的不信任。

競爭對手

漂亮地解決了金融危機後,田中的腦子又開始轉了,他此時已經不需要在拉攏有錢的人,而是轉向拉攏更有文化的人,池田大作就成為了他主要拉攏的對象之一。

池田大作1928年生於日本東京,他的頭銜很多,在日本任創價學會的會長,創立了創價大學,他一生不斷與世界上各國的有識之士交往,為了推進和平、文化、教育事業。在中國他和周恩來總理成為了莫逆之交,在中日友好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現在仍然是北京大學的名譽博士和名譽教授。

池田大作對人生、對親人、對愛情、對教育謙和大度的態度,和他深厚的學識贏得了日本內外學界的一致肯定。

當然,田中結識池田大作並非隻是看重他的學識和名望,更重要的是池田大作負責的創價學會當時還沒有政教分離,池田大作事實上控製著公明黨。公明黨是當時僅次於社會黨擁有20個議席的在野黨。

做了這麼多準備,田中角榮的目的自然沒有這麼簡單。

1968年12月,田中角榮第二次出任幹事長,當時政界圍繞佐藤接班人的問題已經暗潮洶湧。

當時最有可能成為佐藤榮作接班人的隻有福田赳夫和田中角榮兩個人。

福田赳夫和田中是佐藤內閣的兩個台柱子,但是兩個人卻在這種微妙的競爭關係中漸漸碰出了火花。

佐藤榮作第三次當選首相後,福田被任命為藏相,黨務方麵田中任幹事長。當初,佐藤本想讓田中出任官房長官,但是田中不喜歡那個職務,他明確表示想把工作重點放在國會對策方麵。

在尼克鬆確定了美國將歸還衝繩後,佐藤果斷決定在年底舉行大選,最終自民黨獲得了300個議席,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這次大勝之後,田中在一旁暗暗發笑,因為他知道這對於他競爭首相之位已經十分有利了。這次壓倒性的勝利的必然結果就是,佐藤榮作肯定信心大增,要參加下一輪黨首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