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飛入雲霄(6)(2 / 2)

1978年秋,福田在自民黨總裁預備選舉中出人意料的敗給了大平正芳。自己敗在了自己設置的製度上,這不能不說是老天跟他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福田最後隻留下了一句話,“老天也有發出奇怪聲音的時候”的名言,隨後淡然離開了政權。

福田赳夫的自尊心極強,對權力非常執著,在下台後仍然想著再次上台。但是他最終放棄了,經過了幾十年的政壇風波,他也終於可以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了,這反映出他的性格裏也有淡泊權力的一麵。

福田內閣存在了兩年,但是福田堅持的政治哲學卻對日後日本的政治帶來了難以磨滅的影響。

短命

福田赳夫的繼任者大平正芳,是個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的人,他畢業於東京商科大學,也就是現在的一橋大學,後進入了大藏省。在池田、佐藤、田中、三木內閣中擔任過眾多的要職。

大平之所以能夠登上首相寶座,絕不是福田所說的老天不開眼之類的謬論,而是完全因為一個人的努力,他就是隱居幕後的田中角榮。在訴訟中,田中全麵否定了檢方對他的起訴,並且最終以他在政界的影響力而打贏了官司。

在擺脫了牢獄之災後,田中角榮不但沒有退出政壇,而且越來越活躍,他以“人數即為政治”的信條不斷擴大著自己的派係,最鼎盛時曾經擁有120多名議員的大集團,這樣龐大的勢力,完全可以左右政權走向。

大平正芳之所以能夠擊敗外界普遍認為占有優勢的福田擔任首相,就是由於田中的全麵支持,田中通過幫助盟友大平擔任首相,再次掌握了政權的鑰匙。

就在大平正芳登上寶座之位之後的一年半時間裏,國際形勢處於東西冷戰構造的時期,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受到了威脅。而在日本國內,由於受國內資源所限,日本經濟發展已經到了極限,經濟的停滯不前使得自民黨內部的各部派閥政治弊端都爆發了出來。

大平正芳對於當下的形式有著清醒的認識,他在很早就提出了日本經濟要與美國脫離的思想。他認為日本經濟受到美元的影響過大,而一直保持這種狀態會使得日本經濟難以發展。

美國的布雷頓森林體係已經土崩瓦解,一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的規定已經破滅,美元權威的時代也已經拉上了帷幕,所以大平已經開始在他的施政方針中考慮,既利用美國,又擺脫他的控製,這就是所謂的大平“保守本流”的意識。

1979年6月,東京第一次主辦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會議就各國石油進口量達成協議,並在台麵下進行了激烈的討價還價。日本為了和美國和歐美各國抗衡,把石油的進口量生生地控製在630萬~690萬加侖,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擺脫美國和歐美各國在石油上對它的控製。

在內政方麵,大平最花費心思的是重建財政和實現增稅,1979年的上半年,他在各處演講時都表明了對通貨膨脹的擔心,表示削弱財政支出的政策效果已經達到了極限,呼籲國民對“增加所得稅或消費稅予以悲壯的理解”。

日本人的理念是,國民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支持國家和政府,但是戰前的那種軍國主義狀態一去不複返了,日本國民對他的想法,反應極其冷淡。說白了,誰也不想多掏腰包,給政府的錯誤買單,去給那些整天消費國民的稅款卻對國家沒有什麼貢獻的公務員買單。

在眾議員的大選前突然又爆出了日本鐵路公團人員假造出差名義騙取補貼的事件,一時激起千層浪,國民對公務員濫用公款的行為恨之入骨,紛紛要求大平內閣在征稅前,先把公務員的作風整頓好。

麵對一廂情願的征稅行動,大平隻好灰溜溜地撤回了增稅的計劃。

隨後,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中大敗,前首相福田赳夫企圖逼大平辭職。大平麵對威脅斬釘截鐵地說:“讓我辭職不如讓我去死!”

我不知道,大平當時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恐怕他自己不會想過,他真的一語成偈。

隨後,在眾議院進行的首相選舉中,自民黨提出的福田和大平兩個候選人,結果大平連任首相。

但是,不幸的是他在1980年6月12日,突然急症去世了。可以說,大平的首相生涯不明不白的,他一心想要做很多事情,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都戛然而止。短命的內閣,短命的首相,似乎預示著日本的一個時代行將就木。而另一個時代又是什麼樣子呢?